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有智慧的人,善于讲原则,也不忘通人情

有智慧的人,善于讲原则,也不忘通人情

作者: 郑辉贤国学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02:44 被阅读7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什么时候适用原则,什么时候适用人情。当我们的原则有可能伤害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讲人情。

变通不是没有原则,活络的人讲人情,聪明的人讲原则,而有智慧的人,则擅于将人情和原则结合。在他们眼里,原则是重要的,但当这些原则会伤害到人的时候,也会讲一下人情。这样的人是有大智慧者,也是有善心者。

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才华都很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谈学论道,互不相让。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秦少游一听,马上反驳说:“虱子哪里是人身上的垢秽变的?它是人身上穿的衣服里的棉絮所变的。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决定第二天去请教佛印禅师,以做公断。

苏东坡求胜心切,先私下去找佛印禅师,请他务必“帮忙”,说虱子是人体的垢秽变的。苏东坡走了以后,秦少游也来找佛印禅师,请他说“虱子是衣服里的棉絮生出来的。”

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所以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都以为自己稳操胜算券。

第二天,当三人见面时,佛印禅师就说:“虱子的头是从人体的垢秽中生出来的,虱子的脚是从衣服的棉絮裡长出来的。”禅师做了这么一次巧妙的和事佬。

佛印禅师,苏东坡和秦少游两个人其实争论的不是虱子从哪里来,而是在争论谁是正确的,他们二人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如果佛印禅师偏向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会觉得失去了面子,从而心怀不平,很容易对对方产生嫌隙。这时候,坚持原则就有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佛印禅师选择牺牲自己的名声,来保全两个人的友情。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禅师学习,懂得什么时候适用原则,什么时候适用人情。当我们的原则有可能伤害到别人时,就要讲些人情了。就比如很多医生,在诊断出病人得的是不治之症时,往往都会告诉病人得的是小病。表面上他们说了谎,违背了做人的原则,但实际是在行善。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掌握这个度,如果掌握了,那么,我们自然就成了人们喜欢的人,也是佛印禅师那样的可爱的、善良的人。

申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

相关文章

  • 有智慧的人,善于讲原则,也不忘通人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什么时候适用原则,什么时候适用人情。当我们的原则有可能伤害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讲人情。...

  • 无规矩不成方圆

    做事要有规矩,做人要有人情。 然而,现实中我公司的做法反过来了:做事讲人情,做人有原则。 ...

  • 《道德经》新注(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 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和...

  • 《蒙神赐福的讲道》5.一个至高的智慧:在讲道中宣讲父神的预定(史

    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慧。我们讲的,乃是从前...

  • 大智慧与小聪明

    大智慧与小聪明的区别, 从品格上看: 大智慧的人遇事不为个人利益所动,讲原则,有正义,敢表态; 小聪明则见风使舵,...

  • 酒经

    酒为何物?通仙,通鬼,通魔也。酒是药,既是养生的,也是毒药,何也?全在人心。暍酒的人有情怀,会喝酒的人有智慧。一群...

  • 人生三碗面

    说到人情世故,这可是个难题。 有很多成功者很懂人情世故,懂人情世故的人都发达了,这事儿真真假假,我也没法鉴定。 通...

  • 2022-01-08

    智慧的人不会有烦恼,想得通的人,有智慧,不会烦恼;烦恼的人智慧不够。慈悲的人没有敌人,如果我们不跟邻居闹,邻居不会...

  • 讲原则的人

    讲原则的人 (美国)安布鲁斯·比尔斯 陈荣生 译 在一场大雨中,一位动物园管理员看到一个讲原...

  • 2022-05-24日记

    江河因为善于转弯,所以才会流向远方。有智慧的人,善于转变思维,借助外力,化解困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谦虚、低调、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智慧的人,善于讲原则,也不忘通人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go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