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彦居士
莫负青春莫负你【1】
每到寒假放假前,朋友圈总会被各种电子厂招工的刷屏。校园代理们使出浑身解数,广拉下级代理进行大肆宣传,校园宣传栏里,厕所墙上,电线杆上处处留下了招工的痕迹,偶尔宿舍门缝里还时不时会塞上几张宣传纸。
电子厂寒假招工在各大学之所以如此火爆,不外乎原因有二:一是寒假恰逢过年,老员工都纷纷回家,导致场内紧缺工作人员,放假的大学生正好填补了这一紧缺口;二是电子厂工资高,往往干活到40天左右,可以挣到6000元左右,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放假外出打工在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很多人的想法无非就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可以为自己挣些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减少些家庭负担。
大学生外出打工的场所非常有限,通常都是一些酒店饭店当服务员,或是爬楼街头发传单,或是当一些临时保安,再就是去苏州上海等地方的电子厂打工,最好的无疑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辅导班当一名兼职老师。
我在大学时每逢假期也会出去打工,那时的自己抱着一颗自己已是成人,不想在和父母要钱的想法。如今的自己已经后悔,后悔自己为了少许的金钱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变成了那所谓的“廉价劳动力”,而这段时期的青春正处于投资自己,充实自己的时期。
【2】
我的第一次打工是在高考结束后,三个月的漫长假期,从最初从高考压迫感解放出来的欢愉到最后每天晚睡晚起的无聊,母亲觉得实在太不像话,催促我找一份工作去做,以便挣得一些大学的生活费。
我的第一次工作便从一个饭店的服务员开始了,准备地说是传菜员。每天的日常任务就是收拾卫生,撤桌子,上菜,直到后来才接触到点餐,正式“晋升”为一位服务员。那时的工资是每小时7.5元,一个月下来也就挣上1800左右。那时候的自己对于第一次通过自己亲手挣来的“巨款”,心里激动过很久。
后来上了大学,我基本也在假期陆陆续续地打过工,挣得了一些生活费。大四那年,我依旧暑假在一家饭店打工,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不再是服务员,而是一名领班。那个时候的自己,已经意识到假期想要更多的充实自己,一边打工一边在学习,最后放弃了打工安心学习。
现在已是一名研究生的我,随随便便补两小时课就能挣一百五左右,而那时的自己两小时只能挣十六元,这就是差距。
【3】
由此引发了一个共性问题:大学期间打工值得吗?
从我自身的亲身经历,我有几个感受:
一、心知父母苦,方知钱不易
打工前的自己,花钱肆意,与狐朋狗友吃吃喝喝,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打工后,才知挣钱的不易,自己平日里的随手一挥需要自己付出两三天的劳力来填补,于是原本每天一瓶四快五的脉动换成了三块钱的雪碧,从三块钱的雪碧换成了两块钱的矿泉水,最后才发现,烧开的白开水最好喝。
二、不同的角色体验
在学校时,我们只有一种身份—学生。出去打工后,我们有了更多的角色体验。我们可以去尝试不同的角色:服务员,辅导老师,策划执行……,我们可以涉及到各个领域去感知。也许,从这些打工经历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以后的人生规划。
三、增加社会经验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宝贝,父母舍不得让我们受一点委屈,在学校里,我们是受教育的未来人才,我们一直生活在父母、老师的羽翼下,享受着他们的保护。
出了社会后,我们才明白原来这个世界并不都是童话,你找工作时的上当受骗,老板克扣工资时的如何维权,面对一些刁难顾客的如何处理等等,这些是你在学校里永远学不会的。
四、各种形形色色的人
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思想做事上没有太多的社会气,大家都比较友好相处。出了社会后,你才出现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通过与这些不同的人交往,你的思想,你的做事方式都会很快的成熟起来,你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再仅仅是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而是全面的看代问题。
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人浪费自己的青春是可耻的,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4】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经历不用,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现在的我为大学时自己的想法感到惋惜和羞愧,现在回头想一想,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我学到的只是社会的虚浮气,学到的那些芝麻粒儿对我未来的人生基本没有多大帮助。
大学里好多的知识和技能一直向你招手,而你却无动于衷,挥霍着自己最宝贵而美好的青春。
图书馆你去过几回?你读了多少本书?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你的六级过了吗,那么雅思、托福、GRE呢?你一直羡慕别人的能说一口流利英语,自己努力了多少?该学的ppt、excel、word基本软件你精通吗?你知不知道还有origin、AutoCAD、ANSYS这些你还要用到的软件?
张云可说,假如青春的时间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想岁月将会是一场悲凉的悲剧。
青春本就短暂,我们更应该从自身的学识、内涵、修养、技能做投资,莫让少许的金钱辜负了自己的青春。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