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姐姐在朋友圈晒小侄女唱歌的“小视频”,让不少的朋友羡慕红了眼。小侄女在幼儿园学了一首新的儿歌《我的好妈妈》,听着她稚嫩的声音唱:“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妈妈妈妈快坐下…”虽然不知道小侄女是否能理解歌词的意思,但是姐姐被深深的感动了,激动地发朋友圈“晒幸福”。没想到朋友们在羡慕的同时,纷纷向姐姐取经问“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唱歌的,为什么他们家的孩子就像是“闷葫芦”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9653/61a0090cac589b6b.jpg)
其实,这里有一个“育儿神技”,那就是给孩子“听音乐”。你知道孩子听音乐的奇妙作用吗?
1、音乐能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睡觉前,给她听摇篮曲。摇篮曲能让孩子很快平静下来,也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有时,孩子有小情绪,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她跟这音乐动一动,她很快就融入到欢快的气氛中,不记得刚刚的不愉快了。
2、爱听音乐的孩子,口才好
孩子学说话的时候,音乐可以帮助孩子积累词汇,经常听音乐的孩子,会时不时的说出一些大人没有教过的词汇。所以听音乐可以帮孩子累积了很多的词汇。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9653/36e016f4249570b6.jpg)
3、有益于智力发展,让孩子更聪明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皮质的活动,促进大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和恢复记忆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美国儿童教育家罗素,曾做过相应的实验,证实对3岁左右的儿童施以音乐训练,可以增强他们长期在非语言方面的辩识能力的增长。
听音乐也是有讲究的,跟小编一起看看怎么给孩子听音乐才能帮助孩子智力开发。这样给孩子听音乐,让孩子聪明加倍:
1、0~1岁孩子:安抚情绪、增强安全感
音乐对0~1岁的孩子,主要的作用是安定情绪以及训练听力。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在适应外界不同的声音,所以更多的是和孩子说话,让她熟悉家人的声音,增强她的安全感,而音乐听得比较多的就是摇篮曲。每晚孩子要睡觉前,放一首摇篮曲,一边轻哼一边轻拍孩子,让她在这样的氛围里入睡。除了摇篮曲偶尔会让孩子听听轻音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9653/cec30c65ffc4af19.jpg)
小提示:
1、0-1岁的孩子不宜听长时间听音乐,每天听15分钟左右即可;
2、不要把音响喇叭放在婴儿床头,最适宜的音量范围是40~60分贝;
3、听音乐的时候不要打开电视造成注意力和听觉的干扰;
4、曲子不宜频繁更换,大概一个月换一组即可。
2、1-2岁孩子:初识世界、语言启蒙
孩子开始学习说话、走路的阶段,节奏鲜明、短小活泼的歌曲,能帮助孩子随音乐合拍地做拍手、点头等动作。另外,音乐也是在表达现实中的生活的情感,孩子在听的同时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孩子开始学说话起,就给孩子听篇幅短、节奏简单、易唱的儿歌。孩子对关于小动物的音乐比较感兴趣,《小白兔》《哈巴狗》等儿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9653/c2e626c7152a1877.jpg)
3、2-3岁孩子:生活习惯、社交能力
这一阶段其实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巩固,这时候宝宝听到音乐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3岁就要上幼儿园了,所以这个阶段通过音乐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听得比较多的就是《洗手歌》《找朋友》等。我们会跟着歌曲模拟情景,然后做和歌词相关的动作,孩子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学会了不少生活习惯。
4、3-4岁孩子:逻辑思考、想象力
孩子上幼儿园后,更多的是在幼儿园接触音乐。此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改编歌曲,比如,孩子喜欢的《我爱我的小动物》里面的歌词是小羊、小猫,我们就加上了小狗、小鸟等的动物,用同样的调唱。有时候我们会一起乱唱一通,自己的编的调、自己编的的词,唱得也非常的愉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9653/19f8aaa3e7b7cb86.jpg)
孩子听音乐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让孩子听音乐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让她开心,她喜欢听音乐、唱歌那才会对智力开发有效果。如果说孩子天生不爱唱歌,勉强没“幸福”,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金星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分享给妈妈们:“艺术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储存能量的过程,它的目的不是功利的,它是在培养孩子的修养审美品行素质,让孩子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感知世界的多彩,从而丰富他们的生命,成就他们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