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放个屁是为了什么?
周五晚上老公终于回来了,这是盼了近一个月,他终于可以正常下班,我们一家三口依偎在沙发上看场电影。
我贴在老公身上,去感受家的温暖,有人相伴的温情。电影《大人物》上演紧凑半喜剧的半现实也勾不起我的兴趣,我更多的注意力是在一旁的老公身上,感受他随着情节发展,忽而偷笑两声,忽而紧张忘我。
突然,我肚子不舒服、胀气,想放屁,两三天没上大号真是难受,下午坐在马桶大半小时也没能解决。我担心这个屁太臭,因此,扭头对旁边老公说:最近上不出来厕所,胀气挺多的。
看他没有什么反应,我悄悄放了屁。没几秒,自己就闻到了臭味,还没等我捂鼻子,老公突然像爆炸一样,跳了起来,看着我,说:”你,简直...”
只见他咽下后半句,说了句“去上厕所去”,然后徘徊了几步,望了一眼我旁边的位置,远远的坐在了沙发最拐角。
此刻的我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怪他小题大做,装都不肯装一下。避免尴尬,我将用于盖腿取暖的被子往上拉了啦,捂住自己的嘴,平静又带着期待说:“我感觉自己被嫌弃了”以示不满。
已经投入电影情节的老公,完全没有回应我这句话,更没满足我话里想要关怀的期待,扭头去看电影了,我落寞地依偎在沙发上被子里。这时坐在旁边沙发另一边的宝宝,从她的手工游戏中抬起头,对我说了一句“下次不要再这样做了哦”,语气软软的,柔柔的,仿佛感受到了我此刻的孤单和落寞,带着一种爱和谅解表达了她自己。
我心想:宝宝却来安慰我了。注意力仍然老公的没有反应上面。
屁大点事,还没法翻篇了02 你到底要什么?你现在几岁了?
今晨睡醒了,心里面脑袋里面宝宝那句暖暖的软软的:“下次不要这样了哦”,仍在回荡。有语云:“余音绕梁,三日未散”。现在来体会,那未散的一定是余音带给人的感受,这种温暖的有人回应和关爱的,无论你是怎样的我都在陪伴着你。
忽然发现孩子,像是个小太阳,总是在喜爱着我、关注着我、回应着我,像是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始终散发正能量。
我敬佩欣赏的张晓红老师曾说:“你孩子几岁,你就几岁,孩子5岁,你就5岁,孩子12,你就12”。我理解这话是说,父母要随着孩子的年龄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始终像个朋友似的陪伴、发现孩子。
那么如此,此情此景,我几岁了?是孩子来陪伴我了吗?明知老公很会如此反应,为何还要去试探,你要哪样?你还要在限制你幸福快乐的想法(看吧,你想要的他总体会不到给不了)里多久?跨过这个,你到底要什么,要三五年后自己是什么样子?
你的孩子几岁,你就几岁,去吧,伴ta成长,伴ta飞03 你在忠诚于谁?
自己这个自怨自艾,自找难受像谁?
脑袋出现一个画面场景:读初中的年纪,一个温暖下午,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进家里,明亮亮的晒的暖,家里就我和她两人,她在那缝被子很安详自得,我在旁边看、问,后来,她聊起了奶奶、外婆以及旁的家人,说了几句貌似带着情绪的话。
现在想来她无非想要表达即便家里人是那样对我,可我依然以德报怨,我是多么好的媳妇、多么好的女儿、多么值得肯定啊!
而当时的我收到的恐怕是多么可怜的她啊,被人嫌弃和远离,多么孤单啊!
回到那个场景,告诉那时的我,亲爱的自己,看到了吗?她的顽强不息、她的善良宽厚、她的期待肯定化为自己肯定、她对自己的欣赏,她没有苦难,她在转化,怎么解读画面是你的事情,如今你解读到了怎样的她?你又愿意复制和传承怎样的精神和信念呢?
记忆还是那个记忆,积极的解读还是负面的理解由自己选择04 当我这样想时,就像太阳出来,云开雾散,纠集在心里的郁结不再压着我下
我愿意复制和传承妈妈的奋斗不息和自我欣赏。这一念,这个想法在心里说出来的时候,去年妈妈给我说她那么大年纪依然身体很好、愿意为儿女付出的英姿飒爽的做派仿佛一副照片浮现在脑海。
我的周身轻松畅快无比,很想赋诗一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生顿时开阔无比。
想想今天还有哪些要做的事情吧:做早饭、喊宝宝起床、去幼儿园听课、带宝做推拿、下午和朋友孩子聊聊...
自己的人生还有这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哪有功夫自怜自艾!!
信念改变,行为改变05 复盘那个转折点,就是孩子的一句暖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出六月寒。感恩我的孩子带给我的成长和温暖。祝福我的宝宝,祝福天下的宝宝和妈妈。
记录生活中的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