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嚷着,要我写一点他的好的方面。我开始反思,难道我说他不好的多了,以至于他太不够自信,让我来支撑他的自信。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一个人最好的评价应该是好坏二二分,这样的评价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如果做不到这点,那就不要轻易的评价一个人。因为评价过好未免有阿谀奉承之嫌,过坏就有诋毁别人之嫌,所以凡事遵从古人中庸为最好。上次大多写了儿子的不好,这次写点儿子的闪光点,也算证实我能是中庸的人吧。
我站在窗子边看着外面,一个大孩子带着4个小女孩子玩,大孩子数十步数到谁那里就救谁,突然来了一辆三轮车,小女孩还在站着等待大孩子救她,开三轮车的师傅说,过去一下啊。小女孩怎么都不愿动,如果她动了就输了,师傅喊着,你站那里会撞着你的。女孩依然不动,师傅无奈只得调转了方向才过去。我看着这一幕,只能惊叹女孩的规则意识是如此强烈,它甚至超越了生命。在人人惜命的现代,在规则和生命面前肯定是生命是重要的,如除非这种规则可以挽救很多人,那么规则可以大于生命。
当我还在计较着规则和生命时,我也想到了我的儿子,儿子同样也是一个恪守规则的人。过马路时一定要等着绿灯亮了再走,即使有中国式的过马路的人,从一群人到只剩下我和他在等绿灯,然后儿子还会发表一番看法:现在是红灯哦,这些人一点都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还有他的学习——网课,在家里他的课从不需要我来催他,自己看时间,如果网络卡了,他会急得喊父母过来帮忙,再不行自己开始不知道从哪里学得粗话骂起来了。可是一下课,他能很快的转换上课的状态——在手机上乱翻。每天的作业儿子都能完成,如果记错作业,早上发现了,再晚也要边哭一场边把作业补上,然后再背着书包上学去。在他眼里,作业和学习的完成是很重要的,可对于质量方面就另当别论了。
儿子除了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他的为人也很善良。儿子三岁时,看到马路上乞讨的人就会对我说,他们好可怜,然后问我要一块钱给他们。在家里我偶尔叹一声气,只要被他听到,他就会跑到我旁边说,妈妈你怎么了,要不要休息下。看到他学习,做事的时候,即使身心的不舒服,我也只能有所收敛下我的叹气,以免打扰到他。
儿子的动手能力还很强。当我还在为打不开一个瓶子而发愁时,儿子拿起瓶子把瓶口朝下拍几下,然后轻而易举的打开了瓶子。十岁的他,动手能力在他的思考的带动下,甚至要超越于成人,所以永远不要小瞧孩子们的智商,只要他肯干他能干得相当出色,我们成人给到的只有鼓励:做吧孩子,只要是有益于自己和别人的事就大胆的做吧。他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研究东西和做一名厨师做好吃的,现在的他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没事了就在家倒腾着家里的食材和他的实验小器材。
儿子的口才也让人折服,当他想让我给他买书时,一句赞美妈妈的话夸得我飘飘然,手头没钱也要答应他的要求网购这本书。他甚至能冒出一连串的成语在他的爸爸面前,让大家愕然。有时他会教导我,妈妈你看你穿得太寒酸了,要不然爸爸不要你了。这样看来十岁的他又能抛开事情的表面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让人感概,这么点小屁孩竟有种江湖老手的样子。
这就是我家的儿子,当我批评他时,大多数时间他还是会默默地听着并慢慢的改正着。当邻居家抱怨着,他家的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我还心存一丝庆幸。以后的以后,我只期望儿子知错就改就足够了,不管听谁的都可以,他应当有自己的评判是非的标准的,这样才好。
儿子在成长着,我希望他能改掉所有不好的:学习更主动的计划并完成,做事更有耐心,对人更有礼貌些,那么他的好就会越来越多。我想这是所有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子女要有更多的好,所以有时做个中庸的父母也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