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是最懂亲情的作家。早年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以及与大儿子通信的《亲爱的安德烈》,都是催泪作品,《天长地久》同样也是。但这本书以书信为主要写作方式,处处能看到一个女儿以怀旧的心情,不厌其烦的跟已经失智的母亲念叨,念叨母亲的家乡、母亲的童年、母亲的爱情。
她写父母一辈因为战争从大陆去往台湾,变成了离乡背井的人,写因为战争让平常百姓骨肉分离的悲伤。她写生存,更写死亡。怀念过去,更懂珍惜当下。
龙应台温情、细腻的文字,让我读时几度落泪,总是读着读着眼眶就湿润了,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亲切、朴实的诉说,就如一道缓慢而有力的暖流,用无法抗拒的温暖冲破内心的硬痂。
她窥视内心,又带给我们思考 —— “温情与敬意”,是否只是对待过往的历史?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我们又如何对待无话可说、用背对着你,但是内心其实很迷茫的下一代?
在时光的漂洗中,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我们何时愤怒,何时深爱?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天长地久》里给美君的19封信,不单单是给母亲,更多的是怀念那些被时代、战争碾压过的、流离失所的人们,怀念父亲一代背井离乡而又终身无法回归故乡的人们。
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
你以为落日天天绚烂回头,晚霞夜夜华丽演出,其实,落日是时间的刻度,晚霞是生命的秒表,每一个美的当下,一说出 “当下"二字它已经一笔勾销。
时光无限,人生有期。也只有当历经沧桑、尝出人间百态,才会有毅然决然的回归。回归田野,回归情亲,回归陪伴。
有出生就有死亡,当我们面对初生的喜欢,必定要面对死亡的冷酷。《天长地久》中谈到了过去,直面了当下,也宽容了死亡。
人类进步的长河中,一个人 或一群人是无法阻挡时代,只能被裹挟着、被冲刷着,毫无目的,也无方向的跟着跑起来,最后或许会下一个你跑不动的、停下来休息的地方就此生根发芽。但时代还在走,光阴还在流逝,一代一代的人,刨不去的是那浓浓的原始乡情。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
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
过嘱,卿佳不?
一千四百年前的王羲之,用《初月帖》来问候挂念他的朋友。而那些被迫分离的人们,依旧在深信人间的爱和聚,可以天长地久。
所有的战争流亡者,都以为只是暂时避难,其实却是与乡土山川的读别。不是自愿的舍弃,而是乡土从自己的胸膛被拔除,被撕开。失乡之痛,思乡之切,成为许多小说家永远的文学深泉。
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作者目录:月丫读书 - 首页
上一篇:禅与修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