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手机支付还未兴起,为了出门不至于忘东忘西,特意记了一个别人总结出来的秘诀,即:出门四件事——伸手要钱。伸,即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现金。这个四字口诀已在我脑中刻了数年,数年来,我也将此口诀告知了很多人,却几乎没有真正使用过。为什么?当然是年轻啊!确切说还不算太老。
刚工作时,与两个同事同住在单位安排的宿舍里。其中有一姑娘A,经常丟东西,不是钥匙忘带,就是手机丟了。曾经一年换了三部手机——不是因为坏了,而是丟了平均每半年丟一部手机。同住的另一姑娘B经常说这位同事就是一只丢蛋鸡,蛋下在哪儿就丟在哪儿,从来不知道捡回窝里。我听了只想笑,因为B姑娘也是经常一句话说着说着就说错,还要从头来讲,所以一句话总要重复很多次才能说完。我同时对她们俩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值人生上升期,身体精神等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的年纪,何至于丢三落四,言此忘彼。
直到我后来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常常想着要干什么事,下一秒就忘记了;打开手机想查个东西,手机拿到手了,怎么也想不起来要打开哪个App……诸如此类的种种。而我一直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一孕傻三年。可仔细想想,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这“傻”的时间也有点太长了。以至于经常受到某人的批评,一曰神经大条,二曰健忘。好吧,两条用来总结我现在的状态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我一直试图挽救我几乎已经快死亡的记忆力。用尽各种办法,逼迫自己不要忘事。比如,每天出门的时候念叨一遍“伸手要钱”。嗯,每天上班,单位、家两点一线,只要不出差,身份证不用带;鉴于现在移动支付如此发达,路边摊买个菜澡堂搓个澡都可以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于是,出门四件事变成了出门两件事——手机和钥匙,干脆总结为“首(手)饰(匙)”就好。
然而,意外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今早出门时,摸了一下口袋,左边坚硬而方正,嗯,手机带了,右边鼓鼓囊囊且形状不规则,自然是钥匙了。于是放心地出门。等到了楼下要开车时,右手伸进手袋一摸,这什么鬼?!白色的,类三棱体,居然是大蒜!大蒜!!!这才想起来,钥匙还安安静静地躺在玻璃茶几上。如此一来,只好忍着晕车的不适(我有一个毛病,开车不晕车,坐车晕车)乖乖坐公交车上班。
坐在公交车上暗自庆幸,幸好带了手机,幸好。不由得感叹,支付宝真的是健忘者的福音。对了,还得换个指纹锁,这样出门的时候,只要不把脑子忘在家,带两只手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