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心心念念的,看见即是降服。
老师讲课中,又提到看见就是教育。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
看见孩子,是教育的出发点!
生命只有被看见,那些隐藏的热情、灵感、勇气等美好的力量就有可能被唤醒。
看见谁,都要先看见情绪。
看见情绪,看见即疗愈。
能看见他人的情绪,才能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绪,才会读懂他们的语言,进而感知他们的心理。
怎么样看见他人。
先看见情绪,看到需求。
情绪是信使,背后是需求。
当孩子有情绪时,他们需要的不是被控制,而是被看见、被读懂。
清楚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再慢慢地放走这个情绪,这才是应对情绪的正确方法。
情绪处理四部曲的第一步就是觉察,随后才能接纳、表达、行动。
然后看见兴趣,看到天赋。
兴趣是推动一个人认知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孩子对事物的深厚兴趣,往往会成为他们在该方面取得成功的先导,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
专注,坚持,没有时间感,不觉疲意,动机十足……
如果孩子表现出以上精神状态,他们必然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探索,大人们要能敏锐地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有时还要帮助孩子寻找兴趣。
孩子的兴趣,极有可能就是孩子天赋的引子,需要我们去发现,更需要我们培植。
还有第三重看见,看见生命,看到成长。
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悦纳孩子的一切。
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聆听孩子的内心。
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跟孩子产生共情。
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生命被看见,就会被尊重、被关注、被接纳、被爱护、被支持。
如果把我们的生命过程比作一场马拉松,看见生命的意义就如同马拉松的补给站一样。
让你很快恢复精力,然后继续信心满满地跑向下一个阶段。
生命被看见,看见即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