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鸟儿

作者: 夜行动物园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20:10 被阅读11次

    邻居张大爷家的鹩哥一大早就开始与人交际,这小家伙一身羽毛油光发亮,颈子上像搭着半条鲜黄的绸子丝巾,长得精神又灵气十足。它算得上是鸟界的相声大师,单它一个,就能扯上半小时不带半句重复,轻轻松松就能整一段单口相声。若是旁边站了人,它也毫不怯场,一搭一唱,十分逗趣。自从有了它,张大爷比以前更开朗了,一人一鸟,相互做着伴儿,不时聊上几句。每天清晨和傍晚,张大爷总要带着鹩哥散步,有时鹩哥停在张大爷头顶的帽子上,有时就趴在肩膀上,这一老一少,是我们小区独特的风景。

    小区就在公路旁边,旁边有一大片树林,耳边总能听到各种鸟鸣,尤其是清晨四五点钟,天还蒙蒙亮,城市还没有完全醒来,而鸟儿们已经早早地醒了。它们相互打着招呼,声音婉转而清脆,听起来是那么兴高采烈。这声音并不吵闹,如果此时你还在沉睡中,绝不会被打扰,只会让你梦到自己来到了原始森林,那里草木茂盛,空气清新。但如果此时你已经微微醒来,你绝不会错过这段鸟鸣交响曲,它们把天空叫亮,把城市叫醒,城市混沌的黑白的剪影里,一下子涌出了五颜六色,你大概能猜到,它们正停在那些高大笔直的树上,那树有着去年冬天的深绿色,也有今年初春刚刚萌芽的新绿色,路边的樱花和桃花都已经开了,它们有着不一样的粉红色,你恨不得马上起来出去走走。

    我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见到那里毫不怕生的海鸥,大大咧咧地走在通往海滩的步行道上,走在我们前面,走累了,就像在海边停下吃汉堡喝啤酒的人们一样,也停下来休息,吃些东西。天气好的时候,人们总是拿着大袋的面包,来喂食它们,有时候一打开面包袋子,它们就马上飞过来找你。吃饱喝足,人们跑去冲浪,海鸥们也飞回海面,翱翔在海天之间,咿呀咿呀地叫着。

    而我们这城里的鸟儿,通常不让你看到,然而即便是看不到它们,也总能听到它们的叫声,你循声望去,会看到它们正躲在树丛中,似乎也在看着你。它们像是一串串音符,在城市里四处欢唱。它们,或者是它们的祖辈,应该也是从森林里飞出来的,在那里,它们或许从来没有见过人类这种生物,它们也一定没有见过城市的车水马龙,它们也不会知道,有些地方没有天黑,整天灯火通明。它们的祖先或许在某一次迁徙中,偶尔经过了这座城市,停下来歇一歇脚,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留了下来,留下来繁衍生息,成了城里的鸟儿。

    我记得以前,城里的鸟儿还没有现在那么多。高中的时候,每天黄昏,晚饭过后,学校的食堂还来不及打扫,常常有一大群的麻雀,来那里用餐。不知道是不是食堂里的工作人员故意这么做,地上似乎永远留着些饭粒,大家似乎都约定好了不去打扰,麻雀们总能饱食一顿,日积月累,越聚越多。

    儿时的外婆家,还是那种木头房子,两层楼的高度,一楼进门是一个很大的客堂间,客堂间是我们那儿的方言,意思是招待朋友的地方,其实就是现在的客厅。在我的小时候,这座城市几乎还保留着大部分的老建筑,那时候还有着那么多的狭窄的小巷,虽然巷子已经是水泥地,但是老房子门前,还是那种古老的青石板,下雨前,总会有很多蚯蚓从石板下面钻出来透气。有一年,突然有两只燕子飞进了客堂间,并且在房子正中间的房梁下搭起了一个小窝。它们整天忙进忙出,嘴里撮着泥巴和树枝,慢慢地那个小窝越来越像样子。没过多久又多了几只小燕子,客堂间更加热闹了。当时,房梁下是一把吊扇,老式的吊扇是可以把扇叶摘下来的,天热了再按上去。天气渐渐转暖,但是因为怕吓到燕子一家,我们始终没有用它。那些天,除了孩子,连大人们都整天喜气洋洋,我想并非是单纯因为传说中燕子会带来好运,那种老式的房子通常并不亮堂,房间里总是略显昏暗,燕子一家的到来,似乎是给这老房子带来了勃勃生机。暑假过完,燕子们就飞走了。第二年春天,它们回来了,第三年,它们没有回来,大概是到别处去了吧。

    我们现在的小区,就建在拆迁后的外婆家那块地上,这里跟小时候完全不同了,没有留下一点小巷子的印迹,道路宽敞,高楼林立,如果燕子回来,也一定认不出来。可是,这儿现在多了那么多的鸟儿,它们飞累了,会停在屋檐上歇一歇,我能听到它们的小爪子,在屋檐上走动的沙沙声,这声音总让人心生温柔。我知道,它们又回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里的鸟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p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