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也称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他自己各方面认识和观念的总和,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觉知。
它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认识活动,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认知、能力、态度、兴趣、人格等)以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个体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
1、主我和客我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从自我的动力结构角度把自我分为“主我”(自知的我)和“客我”(被知的我)。
主我: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觉察到的“主动的我”,主我是感受者,是人的行为和心理经验的主体;
客我:表示人们对自己的各种看法,是主我所感知的主体活动及身心活动。
例如:我为我的表现感到骄傲,我感到我一无是处。
前者的我是主我,是个人主体的纯粹经验;后者的我就是客我,是指经验的内容,是被主我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
2、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
(1)物质我是个体对自己躯体以及外部世界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的反映,如亲人、财产、家庭环境等,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物质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美貌、物质财富的追求和满足。
(2)精神我是个体内心自我,包括个体感知到的自己的性格、能力、情绪、兴趣、动机等。精神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能力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信仰,并使得个体根据主客观需要,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3)社会我指对他人心目中的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名誉、受人尊敬、接纳程度的意识,即个体所感知到的自己的社会形象。社会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好名声、荣誉、希望自己如同毛爷爷一样人见人爱。
其中物质我是基础,社会我高于物质我,精神我则在最高层。
3、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是个体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观点,是个体建立起来关于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即人们向往的自我。
现实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选择理想自我,例如一个自卑的现实自我想要成为一个自信的理想自我。
而理想自我又给现实自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力量,驱动着现实自我不断地改变和进步,这跟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比较接近时,个体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如鸿沟时,使得现实自我的价值得不到承认,导致个体产生沮丧、失望、抑郁等心理内耗。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培养积极客观的理性自我,了解和悦纳现实自我,才能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状态,拥有幸福和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