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的国培结束了,就像郑教授的讲座一样,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这集中培训,不管是专题讲座还是参与式培训,不管是案例教学还是团队研修。专家们都在不停地给我们灌输培训的政策、理念、流程、原则、模式等。
而我们听了,只是了解到了,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记忆,也没有学会去设计、实施。虽然形式不同,但我仍然有“填鸭式”的感觉。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更谈不上能够输出什么。因此,需要沉淀、学习、应用。
有位教育家曾说:“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Let me try and I will understand。”告诉我,我将忘记;给我看,我可能也记不住;让我试试,我就会理解。
只是听了,看了,不足以学会使用。我们在参与式培训中所设计的方案,纯属按照老师的模板,填空一样地应付,并没有实用价值。方案都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就设计出来,那也许就不需要培训了。
当然,并不是这次培训没有收获,这次培训收获还是蛮大的,但并不是培训方案中目标的达成,而是收获了目标之外的精彩。
首先,拓宽视野,了解到国培的发展历程。有几个专家都提到了国培的从无到有,从混乱无效到规范实施。我了解到2010年启动国培,目前已经进入到国培的3.0阶段。
每一次都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国培3.0阶段,专家们提的最多的词是“提质增效”“分层分类”。我了解到国家每年都会出台国培实施标准或指南,很好地规范国培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其次,收获资源,了解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位专家曾说:“培训的过程就是分享的过程。”的确,这次培训,每位专家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他们所掌握的资源。
并且提倡“分享、协同、合作”的理念。记得一位讲解参与式培训中ORID支架的老师,竟然给我们分享了21份材料,都是有关参与式培训的论文。讲解信息技术的老师则为我们分享了数十种工作中可以用到的小软件,小工具。
一位一线实践者的专家为我们分享了很多的案例,以及他们开发出来的各种培训模式。简直就是信息轰炸。这还不包括每个讲座专家共计分享的20多个课件。
这大量而丰富的资源,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研究、吸收、内化为自己能够应用的东西。
再次,转变观念,提升工作实效。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今后工作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以前我们组织的培训随意性比较强,而经过这次培训之后,我们意识到需要安照国家的培训标准或指南进行规范操作。
还有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我们也意识到不能追求信息技术的奇特,而应关注所开展工作的内涵。因为信息技术只是达成工作目标的手段。
还有类似于“懒人思维”,“大资源观”等,都是我们应该形成的观念。
最后,收获友谊,促进相互成长。共同参与培训的学员也是我们很好的学习资源,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学员们共同朝夕相处地生活与学习的这12 天中,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原来没有交集的人有了共同的话语,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都有互相学习的地方。
擅长发言的人,专注于与专家交流互动;擅长音乐舞蹈的人,在联欢会中尽显才华;擅长绘画的人,在团队建设中,为墙报的制作做出了贡献;擅长写作的人,为小组设计任务的完成献计献策......
本次培训活动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启发,都能引发我们的深度思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多看看,多学学,总能学到很多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