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类似食谱的书,它不能教你怎么按步骤获取幸福。但它根据理论绘制了通往幸福的领航图。旅程绝不会一帆风顺, 必须全力以赴,也许还只是收获有限。
本书阐述的理论,领会起来并不复杂,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就像想减肥,知道怎么做很容易,但很多人做不到。
心流
“心流”是客观存在的。寻求一个难题的答案也好、打游戏也好、看电影也好,只要你曾经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你就在不同程度上体验过心流。
心流状态,可能是下面的状况:
忘记自己;
忘记时间,可以是拉长也可能感到缩短,与物理时间差距很大;
获取及处理远超过平时的信息;
做复杂工作不费力,并产生愉悦感;
明显的掌控感
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
第一,注意力。他说: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
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
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最优体验
米哈里提出“最优体验”这个概念,认为岁月静好、心无挂碍...并不是最优体验。
为了某项艰巨任务辛苦付出,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才是最优体验。它必须是自己全力以赴时才会有。
掌控生命不容易,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或者说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也许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
幸福
自然进化出的生理机制只是服务于人类繁衍,没有增加幸福快乐的考虑。
米哈里对幸福的定义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幸福感通常根本不是作为目标而浮现于人们的追求面前,而只不过表现为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带现象。也就是说,幸福是调动全部的智慧和能力去奋力追寻既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副产品——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做复杂工作毫不费力,并有愉悦感的状态,就是“心流”状态。
幸福和快乐是有区别的。寻求快乐是基因为了物种延续而设的一种即时反射。快乐从单纯感官可以获得。打游戏很爽很快乐,但游戏结束即陷入深深的空虚感,这不是幸福。
金钱能否让人幸福?米哈里做了断然否定。
内心秩序
米哈里不是从寻常视角去讨论内心的秩序,而是从大自然的秩序做为起点开讲,以心流与宇宙价值观融合结束全书,所以全书的叙事宏大,读懂它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社会公认的最有吸引力的事物,往往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的主要目标。比如财富、权势与性,这些容易使得内心失序,也不能改善生活品质。
追求财富、权势与性等等,其实是追求享乐,并且很大一部分是被人为植入的,比如游轮、美酒、锦衣玉食......
享乐不是幸福,因为某种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我们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这是幸福的悖论,因为生活水准的提升是没有上限的。只有建立内心秩序,使得意识秩序井然,才能获得最优体验,最接近幸福状态。
精神熵
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米哈里说“精神熵是常态”,好可怕呀。但是这是有依据的,熵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借用来的。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宇宙从一次大爆炸开始,不断增熵,也就是越来越无序的状态,最终走向“热寂”。
负熵就是向有序进化。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植物生长的有序状态。在他看来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他称之为“心流”。
通常我们认为,全神贯注精神消耗一定更大,只是当事人心甘情愿。其实,“心流”状态下,精神消耗并不大,反而更轻松。因为我们“关掉了头脑中的杂音”。
我们都能感觉到,每个人头脑中其实有各种声音。比如,在演讲前,你脑子里会有几个声音,担心别人怎么看你,声音不好听、忘了词、动作不自然,怎么办?结果一上台,自我介绍:我叫不紧张。
人脑是一场争论,可以说我们有多个自我。“心流”状态,是主动关掉了一些杂音。或者说,是一部分自我停止争论。因为所有精力投放到复杂的工作中,还要接受及时反馈,相应调整工作方式,这个时候,完全无暇顾及其他。“心流”就是负熵的过程。
压力与心流
国内高中生在应试压力下不是很专注吗,他们体会到心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是非己所愿,是被迫的。
二是反复练习,只是乏味的重复,没有新鲜刺激、攀登新高度的愉悦感。高考不能产生心流。有句话说,高考结束日,就是全体考生背叛这一活动之时。看看学校楼上纷飞而下的书本考卷,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厌恶。
写作是在情绪、思维紊乱中塑造秩序的方法。所以有很多牛人提倡,坚持写作可以让思维清晰、逻辑严密。
意义
把自己的行动整合成一个心流体验,建立心灵秩序。不让自己的精力消耗或浪费掉。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追求意义,把生命方向、决心加上和谐,就能达到意识井然有序的境界,活着的每一刻都不恐惧,富有意义。
做到以上的境界,需要把各个看似零散、互不相关的目标串联起来,设置成一个总目标,把人生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也就是建立复杂意义,投注精力去认识和了解个人境界之外的力量,并与之配合。
接下来,认定目标变得重要了。方向不定,决心当然会受影响,决心不足,选择也就随之贬值。面临太多选择,我们焦虑,太少呢?我们又厌烦。
比如童年遭受重大伤害,如何确定目标?一个人对痛苦做什么阐释,决定他的目标,伤害提供了一个正视自己的机会,最终决定他的人生。
结语
米哈里开篇的一段话,我认为是全书的文眼,重读一遍,体会更深一层: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一书的序言里说得好:“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