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论语
论语第一篇第十一章

论语第一篇第十一章

作者: 林夕1林夕秋阳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18:08 被阅读55次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

    孝顺父母在咱们中华民族叫孝道,是称为道的,这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不共的一点。中国的圣人,无论是儒家、释家的还是道家的,都非常重视孝。孝这个字,上面是一个“老”字头,下面是一个儿子的“子”,代表老子一体,儿子要承接着老人,不光要孝养老人,还要将上一代的智慧文化和经验承接延续到下一代。所以孝道又是和教育密切相关的事,左边一个“孝”字,右边再加一个“文”字就念教育的“教”字了,所以教育要先教孝再教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教育要看教育的成果,教育成果的好与坏,就依赖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如果别人要教你,你就是不想听,那别人再怎么努力,你都没办法受到教育。所以讲孝顺,就是要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各自定位清楚,长幼的关系捋顺了,教育的通道、文化经验传递的通道也就捋顺了。所以《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要从这里开始,教育的成果也会从这里出生。

    儒家的核心思想讲的是“仁”,仁者爱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段,也是我们前两天刚刚背过的。“仁”的根本,也在孝上。《孝经》上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一个不能孝顺自己父母对自己父母好的人,是不太有可能真实地去爱别人的,否则就有悖于德行的次第。有的年轻人说了:“我男朋友就是对我好,我渴了饿了哪怕半夜三更,他都随叫随到。”那你就要观察一下,他是不是对他的爸妈也这样?对父母这么有恩德的人都不能做到,为什么对你能做到呢?如果只是出于一时的喜好,有一句话说了,“以色相交者,色衰而爱驰;以利相交者,利尽而交疏;与势相交者,势倾而交绝。”只是出于一时的喜欢,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只要出现再让他喜欢的人,他也会这样对待别人。所以以道相交,才能地老天荒,在理性的基础上产生的爱才会长久。如果一个人透由理性,在父母这么有恩德的人身上都无法出生爱,那么他又能透由理性去爱谁呢?所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我们来看看这一章,“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是讲父亲在世的时候,和父亲过世之后,在这两种时间下对子女的一个观察,所以这一章也是我们所有为人子女的人,应该进行自我检测、反省和实践孝道的一个标准。这一章在义理的讲解上一直是存有分歧的,主要集中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其”字上,大致有两种解法。有一种是说,父亲在世时,要观子之志,父亲过世之后,再观子之行;第二种说法是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了解观察父亲的志向,父亲过世之后,要忆念父亲的行为。无论哪一种讲法,我觉得对于我们认真想学习儒家文化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的有收获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父亲在世时,子不得自专,但观其心志是否孝父;父亲过世之后,子得以自专,再观其行为,治丧三年,哀思犹若复存,不改于父之道,这样就可以算孝了。自专,就是说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说了算。父亲活着的时候,做儿子的就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别人观察他时,也不看他的行为,因为他的行为是受父亲的影响的,而是看他是否有远大的志向。也就是说,对待一件事情,如果我和我父亲看的角度不同,想法不一样,那么父亲在世的时候,我虽然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行为上要按照父亲的想法去做。换句话说,我想这样做,而父亲不让,那我就不能做,这就是这一章隐含的关于孝的一个大的原则。它的反面就是我不管父母,我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这就是忤逆,是不道的,叫忤逆不道。父亲过世之后,其行可见也,那才可以看他的行为。因为父亲不在,没有人再约束他的行为了,他可以照着自己的志向去努力实践了。父没观其行,就是要看一看他当年说了的话是不是今天照着认真的去做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说三年不改变父母双亲所立的良善的规矩。为什么三年无改才算是孝呢?我们就觉得不容易理解了。我的老师说,“大家觉得摸不着想不明白的时候,正是该努力的地方。因为差得太远,都摸不到边。”首先,一个真正的具备孝的精神的人,一定是在心里要经常忆念父母、时刻想念父母、怀念他父母的种种恩德,绝不会说父母走了就走了,终于不用再在意他们了,马上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把父母遗留的全部丢掉。如果父辈留下来的经验都不要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也就没法传递了,我们今天也就学不到《论语》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之间,做儿子的心心念念想他父母的一切,父母留下来的规矩,哀莫犹若父存,因为老是记着父亲告诉他怎么做,不忍心改变。当然在这里讲的是无改于父之道,而不是非道。道,是指有一定道理的、正确的,如果父亲做的不对,就要学习劝诫之法。不仅要劝,还要立刻在自己的身心上改掉,免得让人耻笑,使父母蒙羞。另外三年,一个儿子老是记着父亲在世时教他的道理,再难的事再不好的习惯,能够坚持三年,靠着对父母的忆念,改善三年也就有所突破了,在身心上也必然会形成另一种好习惯了,所以孝是一个人可以快速成长、吸收和接纳前辈经验的重要条件。在所有的文化当中,只有我们华人的文化是如此明确地标示出了这一点。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再看现实生活当中,对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一点,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是用这样的心来对待孩子的,三年无改于儿的道。儿子死了,不用说三年,一生都在想念自己的孩子。比如说,有的人家小孩少年夭折,过世了很多年了,父母吃饭时还摆好他的碗筷,做着他喜欢的饭菜,或者保持他的房间原样不动,就好像儿子还活着一样。所以看现在的人都做反了,都是父母对孩子做,如果能像这个圣人教的那样,孩子能这样对待父母做,那才叫精彩,对人类经验文化的传递也更加具有意义。

    再来看第二种讲法。说父亲在世时,要了解观察父母的心意志向,父母的心意志向是什么呢?就是希望子女有所成就。那父母亲走了之后,要观察,要想父母亲的行为,想他们辛苦了一生就是为了成全我们做子女的。有一句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没有例外的,都是全心全意的爱孩子,全部精神放在孩子身上,时时刻刻关心子女,这原本是很好的事,为什么说可怜呢?因为孩子不一样,他们的感受恰恰相反,他们觉着父母唠叨非常反感。因为孩子有孩子的经验,他觉着看电视打游戏很快乐,学习很辛苦,为什么学呢?他看不到更长远的因果关系,只能看到眼前,虽然父母看到的因果更久远,但对这一点,孩子又没有经验,等经验出现的时候,他的人生又走过大半了。所以教育孩子“父在观其志”,就是要教孩子了解父母的用心,体谅父母,知道父母是对自己好,就不会和父母对立,顺利地接纳了父母的建议,甚至觉着父母唠唠叨叨都是爱,是来促进和保护自己迅速成长的,从而也让自己能够得到真实、恒常的快乐,当下的生活也是充满了幸福的感受。等到父母不在了,要想一想父母的行为,他们辛苦一生就是为了让我们不断地精进努力向上,所以只要我的身体还在、生命还在,就一定要按照我父母的希望努力地继续向上走。所以想父母的行为,又会成为一个策励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最大动力。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都做反了。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这就造成了人生很多的悲剧。父亲在世的时候,你观察父亲的行为,就觉着一直约束你,让你混身不自在,好像整个世界的人都很放任你,就父母让你不舒服。你就想快点离开他们,于是和父母对立,闹家庭革命,让父母既担心又伤心。父母走了之后,你也长大成人了,面对自己的孩子,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这一养儿全知道了,明白了父母的用心,整天回想父母的一生都是为了我,我当时却为什么没能理解呢?悔箭入心啊!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过世之后才这样想的。那这样,就在该跟着父母学习时没学到,和父母相处时也没尽孝道,让父母为你担心了一辈子,死都没能死得安心。父母走了之后,自己又整日地活在懊悔之中,悔,也是悔之晚矣。父母在和不在,这样就都做错了。所以诸位同学,趁我们的父母还在,要赶快学习圣人的心法,好好学习孝道,不要等到父母不在的时候又后悔莫及。

    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章前面说了,孝是跟教育密切相关的事,父母总是希望将好的经验教给子女,在这种情况之下,子女一定要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孝。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经验就传递不下来,如果孩子个个都要自专,不用说传递文化经验,都不一定能活下来。比如说,小孩想吃冰淇淋,不听大人劝,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那他就会拉肚子、坏身体。想去危险的地方玩,游泳技术不好,就到深水去,那就会丢掉性命。孩子自专,就是说他一定要自己认可才肯接受父母的经验,那很多事都来不及了。如果你一定要了解为什么吃奶,再去吃妈妈的奶,那你就饿死了。透过自己的经验知道了要好好学习,未来才不会辛苦,那你一定已经尝到了辛苦。所以等一切都经验和体会之后,才觉得父母说得对,那你的人生也就历尽了艰辛,为之晚矣。所以在我们完全不认识的时候,就能够按照父母双亲所说的去做,自然而然地做着做着好处就都得到了,这样才能让自己运用父辈的经验,迅速地完善自己。因为父母经历过,看到的因果更深远,这也是孝称为道的一个根本意趣所在。《孝经》上说“圣人因亲以教爱, 因严以教敬。”圣人都是籍借着孝来施展智慧和慈悲的教育,所以孝是立于人类的经验和文化传递与发展的捷径。所以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好好地学习孝、实践孝,来做人间的孝子,从孝道上成长我们自己。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儿,下一次我们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第一篇第十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bx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