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汉字活解《论语》学习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1】 ———欢乐的源泉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1】 ———欢乐的源泉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07:15 被阅读40次

1988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探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在宣言中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一、孔子的智慧在哪里?

意大利文艺学家克罗齐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意志总是常醒的,把我们的心灵财产中较重大的部分保留住。但意志的照管有时不够,记忆常以种种方式背叛我们,或者欺骗我们。因此,人类心灵想出一些办法来补救记忆的弱点,制造一些备忘工具”。因此,感谢孔子的弟子们,编纂了《论语》这本备忘录。

1.《论语》即“关于人伦关系的语录”

在古代“论”通伦理道德的“伦”,《论语》即“关于人伦关系的语录”。《论语》之所以两千五百多年永存不灭,是因为人性大师的孔子感悟到了社会道德的永恒性——讲仁义礼智信,社会就会和谐,不仁、不义、违礼、弃信,是非不辨,就会世风日下,烦恼就多。

2.人的真正的优秀精神从来没有变过

儒家的经典,有着以不变待万变的能量与智慧。人的真正的优秀精神从来没有变过,中国真正的脊梁、力量的源泉从来没有变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性共同的自然选择,是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自私、抱怨、贪婪、残酷,只是一时的麻醉,欢乐不会长久。

如果能用心地学习、感悟《论语》中的智慧,会修养我们一双静看心灵的慧眼,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空。《论语》教我们如何为自己和他人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怨转为向内营造欢乐、化解问题的能力,有可能完使自己的使命。因为“生命”本是生来就带有使命的。

二、《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好学”,故《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篇》,是生命有价值成长之彻悟,拉开了快乐人生,价值提升的序幕。

《学而第一》包括16章,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表现了孔子“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的快乐人生观,从第二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二、三章、第十五章等,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孔子的弟子们是怎样做学生的。如有子的“务本”,曾子的“三省”……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是“学以致用”的大原则,是《学而》篇的中心思想,也是贯穿整部《论语》的灵魂所在。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欢乐的第一要素——“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但真正能从中享受到快乐的,大概逃不出“二八最省力法则。”

孔子为什么会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快乐?喜悦之心又从何而来?我以为大约有三:

其一,“说”,在古代通“悦”。我们先看一下“悦”字:忄(心)+ 兑。“兑”兑换、兑现,你有知识、有思想,学得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有人欣赏和交流,你的目标能够兑现,你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豪的“悦”。

其二,“习”就像雏鹰迎着逆风频频扇动翅膀练习飞行,越练飞得越高,终有一天能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天空,自是“不亦说乎!”

其三,学习到的知识,活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知者不惑”。

学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活用和传播。“活用”就能自得其乐; “传播”则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分发展,会感受到自己能量的提升,从而愉快地迈出成长的下一步。因此,不会被途中的艰难或失败拦住自己的脚步。

孔子的学习快乐,是从内心发出的,孔子快乐到什么样子?简单地说是“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往后读到【7.2】、【7.14】、【7.19】、【7.20】、【7.22】、【8.17】等章,我们更会感觉到。从这些章我们还能窥看到孔子学习的“秘诀”。

现在很多人感到学习很苦而感受不到快乐,是因为自己的境界还没有提上去。一旦通晓事理了,兴趣就来了。大家都知道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17岁时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他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正是这种“学而时习之”的精神,才使他写出“入木三分”的好字。

有些人生必须要做的事,快乐着做,烦恼着也得做,为什么要选择烦恼着做呢?

四、欢乐的第二要素——有朋自远方来

为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读到这句话,有的人可能会想,为什么孔子见“远方来的客人才高兴,难道孔子身边的人不能使孔子快乐吗?”当我们通读了论语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孔子不仅为师,他和他的弟子的关系,情同朋友,胜于父子。

他的学生常常要远离他去工作,也常会抽时间来看老师,不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如果,哪个弟子时间长了,没来见孔子,孔子都会深深地想念弟子,比如,孔门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冉耕,患了严重的传染病,据说是“麻风病”,不能来看老师,孔子不怕传染,亲往探望,并握着冉耕的脉搏诊脉,见其垂危,深为叹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理解至少有三点:

第一,体现孔子的热情,可尽地主之谊。从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的这种热情,比如《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之郯 ,遭程子於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临分手时,还送给程子一匹绸缎;

第二,体现着孔子的“谦德”。"朋自远方"可以带来异乡风俗信息,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信息的智者;

第三,孔子三十而立,已有了明确的志向,就是推行普及大善天下的公道。"朋自远方"者,必是志同道合,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善道"而同行,由此及彼,将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五、欢乐的第三要素——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为什么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1、孔子明白人的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开阔自己的心胸。

2、孔子“三十而立”有明确的使命感。所以,孔子非常明白:怨恨、恼怒是无能的表现,伤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前程。别人不理解,就让他不理解吧!这种理智、这种精神充实的快乐,只有豁达的人才能够体味。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别人理解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脑海中,常常闪现着一个内心装有万水千山的孔子,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与他的弟子们走着一条明朗通透的快乐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1】 ———欢乐的源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nj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