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的三勺油,而是三首打油诗。
原单位有位前辈,退休后喜欢写格律诗,偶尔发我们看,但我完全不懂平仄韵脚,看不出好歹。不过我喜欢读历史,偶尔读读好的旧体诗词,觉得很有感觉。又因为经常写文史稿子,自己偶尔琢磨个四六句,嵌入在文章里自鸣得意。想起小时候听到打油诗的笑话,有首写下雪的诗: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现在来看,我那些四六句就是这种。
今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经历了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经历。这期间偶尔翻书动动脑筋,得瑟时胡诌几句打油诗。好不容易诌出来,就舍不得扔掉。记在简书里凑日更吧,又怕现在持钻多,字数少了上榜好象算违规?那就变通一下,三勺油整一起写到随笔日记里,防止万一。
其一。
年初元月五日,腊月十四,得到工作调整的信息,知道自己即将离开生活二十六年的城市,告别持续二十九年的规律生活。于是诌了四句:
将辞京口
壬寅腊月几望,时逢小寒,迁令既达,心绪难安。重温东坡稼轩词,遥思寄奴元嘉事,中和寂寞沙洲风,胡诌四句以别二十九年并京口诸友。
艇洲寂寞凭谁冷,江海衔吞北府踪。
但作喜狂知进退,常留遗憾见从容。
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原为南北要冲、江海接融,北府乃史上劲旅,亦可为京口别称。京口长江段多沙洲孤鸿,此地有我人生第一站,虽寂寞却不敢称冷,以示与东坡有别。千古江山,一时云烟俱往矣,二十九年得无异乎?
胡诌之时,自然想起苏轼和辛弃疾两曲。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其二。
过年后,寓居苏州陪太子读书,面临环境变换,心情颇为复杂。为了消磨时光和在孩子面前做出勤奋的样子,看书做文忙得很。上半年以来发表一些,其中《王世贞1566》投入心思最多、消耗时间最长,算是自我比较认可的一篇。七八月间,发稿之后挺得瑟,也胡诌了几句:
作王世贞嘉靖四十五年记
寄寓盘门北,神聊吴语绵。
春来稀见客,秋去或逢缘。
怆览凭余兴,怀思存断篇。
归园无处问,艺苑识珠连。
其三。
第二首胡诌到一半,弄不下去,又另凑四句。但打油就是打油,没水平那是真的没水平,只能一并记录在此当作纯文字游戏,反正年纪大了不怕丢丑。
癸卯春夏有感
长夜无眠,信手读史,偶有成文,略骋伤怀。
陪读姑苏月,羁怀三五篇。
身归何处是,顿首问乡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