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杀事件”
近期一个关于80后母亲因婚姻问题(“家暴”)带着两个孩子跳楼自杀的事在朋友圈内议论起来。我总是后知后觉的、断断续续的了解着事情相关的话题。
起初,新闻里有自杀者“遗书”照片,我大概看了几页就没有再读完,然后也没有太吸引我,原因是:
1、“遗书”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中,没有正规的格式和抬头,也没有称呼,内容几乎是对过往不愉快的诉苦,让我觉得冗长而充满了情绪,更像是给自己看的“日记”。这种过于主观又片面的信息来源,本身就无法证明其中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事件的“爆点”主要涉及到两个年龄很小的孩子,其中一个才几个月大。就影响而言,无论如何,一个成年人有寻死的自由,却没有决定两个孩子生死的权利,哪怕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故无论“家暴”与否,婚姻“艰辛”与否,当把孩子也卷入这场“不幸”,甚至主动让其成为“陪葬”,我相信正如所有人看见这条新闻题目一样觉得不可思议。这就已经说明这个母亲自身精神或者心理是不健康的、有问题的。
后来在与他人交流后,抱着对信息的尊重,我“迫使”自己读完了这位自杀者的全部“申诉”。一方面,其中内容已经能说明我先前的判断无碍,另一方面,这个事情极端却又那么典型的透露出来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固有的现象,一个应对未来挑战而需要我们有所“心动”的声音。
大概分享一下梳理了事件中,包括“遗书”里那些引我注意的信息:
第一,“死者”文本中一来就提的“原生家庭”。这个词语最近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大多用于解释我们人格与心理塑造中所出现的问题。泛泛而言,也就是说“原生家庭”的好坏与否影响了我们心理上的孤独程度、自卑或自信、人际交往、两性关系等等。似乎一切当代社会人的心理或精神问题都能在“原生家庭”上找到原因,甚至有学者认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或很难改变的。抛开“原生家庭”这个流行术语以及其中被泛化的心理学解释与现象归因,那么,我们理解的“家庭”是什么?又应该是什么?
第二,“自杀”的这个妻子在手机里表达了她不离婚的原因是为了“孩子”,而且认为“18年”“忍受”到孩子成年时再来考虑离婚。她一方面言语里看似她对这个选择的“不屑”,另一方面她又认为这是作为母亲,为了孩子好而作出的牺牲。虽然,我无法分辨她是真正“为了孩子”还是仅仅以此来成全自己逃避婚姻问题的借口,但“婚姻”应该为了什么呢?有人说“婚姻”以及其目的本身都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制度决定了婚姻的意识形态。
可是,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婚姻”是什么呢?我们无法去回避“人”作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感情,更无法否定社会不能为“个人”在任何时间地点状态下有效地解决问题。
“人”本身比“社会”自由且多变。
第三,这位自杀母亲的“轻生”念头只在最后一段中得以完全展露并留下遗言,其中唯一提及到“带上孩子”的理由似乎是其认为孩子是她为老公生的,因此她不会留给他,要把她“给”的。孩子的确是母亲生的,但是否能“给”首先是个法律问题。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母亲能这样理所应当的将孩子“带走”?什么是可分的,什么是不可分割的,哪些是能够“属于”的自己,哪些又不是?
最后,具体信息里体现的财务矛盾、情绪波动、物质观念还有离婚法律意识等被许多人论道着,并站在女性生物性与社会性上的弱势立场从男女地位、婚姻制度、离婚成本还有产后抑郁等来强调女性权益。然而,我们如果能相对“客观”的定位这里的“主体”对象,其实远远不是“女性权益”的问题。因为这个事件牵连着孩子,发生在80后或者说和我年纪相当的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肢体健全的人身上。她虽然是女性,却不得不承认这个年代的女性权益、在婚姻、在社会中的自我认知和地位都是在上升的。“女权”已经在发展,而这种极端的自杀方式不应该还立足在“女人难”这个问题上去问责了。人总有自己的立场,共鸣而共情,可看待问题时,我们似乎应该跨出一步,看看究竟是什么?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于是,作为同是学生亦是老师的我,同是父母,亦是儿女的我,同样面对婚姻和家庭问题,作为80后的我,不得不反复思考着这件事与我的关系、与未来孩子的关系,它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是“当代”的父母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家庭”或“婚姻”又值得我们去思考什么?
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上,我们是80年代出生的孩子,也是作为父母的80后,我们在承上启下的生活现状里,应该如何重新认识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孩子呢?
关于“我们”
80后的我们大部分出生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多为独生子女。我们成长在全球稳定发展的时期,学着如何在田字格里写字,用键盘在计算机上画图,迈过了世纪的门槛,也迎来了互联网下信息爆发的时代……
经历过革命和战争的老一辈人说我们已生活在最好的年代。
如今我们迈入三十而立的年纪,然而似似乎对于很多人来说,好的年代未必有好的生活。
时不时,网上就会有段子诉说80后的尴尬:社会变迁伴随着人生转折,面对的都是防不胜防的变化,比如养老压力、退休延迟、二胎开放等全面拉开了我们车房孩三奴时代。
当许多80后在时代迅速推动下失措应对时,一批70后称我们是“垮掉”的一代,一批90后加速涌入竞争...
相对稳定和良性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不用考虑过多“生存”问题,而更关注“生活”。对于“独生”的珍惜,父母给予更多的关爱,寄托于我们更多的期望。
在各项时代转折点上,文化入侵大浪上下都是“新人”,我们稚嫩的心理认知在冲击下更加不稳定,进一步加深了在成长期中的孤独感与挫败感,同时,面对机遇,在当时中国转型期教育体制与社会意识之下的我们也很少能有意识与能力去把握。
大部分的我们其实是被迫迅速成长,且被寄予高度关注与期望的。许多人,要么在“实现”里填了物质的满,也在“计较”中动摇了人心的安稳;要么就在“安稳”里成全快速的满足,又在“自我”中放弃成长的要求。
这也就成为这个80后自杀者最基本的心理困境,她需要证明自己,却又内心软弱,害怕被比较或评价等等...
其实,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无论是哪一种的我们,都和这个自杀的80后一样,最沉重和焦虑的情绪几乎都来自于自己内心,而非真正的“生存”困境。因为内心深处的脆弱,自我意识模糊,我们很少真正的去明确“自己”的问题。
我们来不及与自己独处,就被各种外界推着闹着卷入了生活细节里,我们也来不及听自己成长的声音,就已经有了一把通用尺来衡量与敲打着我们。因独生子女的身份或物质资源的竞争,我们也更强调你我...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关于我们的“婚姻”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这样的我们在做父母之前就是一个“亚健康”的孩子。现在,我们建立家庭,为人父母,角色转换之下,各种黑洞隐藏在意识里。
当代我们的婚姻对于两个人来说,像是市场经济一样自由,也渐渐地在“规则”中考验着人性与感情。越自由越多选择,在全球竞争中,时间变成了最稀缺资源,人与人之间期待更快的做出最好的决定。2008年 非诚勿扰的节目进一步将婚姻的物质性与社会性放在了公众面前。在传统观念中,婚姻渐渐地被赋予了各种条件,比如“家境”“孩子”等,与“爱情”本身没有最根本的关联。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或者“婚姻中最后都是亲情”这样的观念深深地在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就算恋爱自由,就算学习了更多知识,锻炼了思维方式,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却每分每秒都在与内心这些固有的观念斗争。然而,行为上妥协,作为主体的人却无法忽略内心真实的渴望。
这个自杀的女人,不管为了什么而闪婚,又说着如何为了孩子要守住婚姻,却最后还是逃不开自己内心的不甘。其实婚姻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又基于什么才是最好呢?
人与人不同,我们不能论断。可我们知道,一个契约,必须要自愿,即不勉强或被迫,并与对方充分沟通,在基本意图上、模式上达成一致认同,才能真正的建立。
似乎道理都明白,但人的理性频繁地被感性挑战,感性被理性质疑,是什么让我们失去理智,将感性异化为情绪而放大肆意,甚至像自杀一般吞噬自己?
有许多问题我们没去想清楚,关于未来我们没想清楚,于是我们质疑现在的一切……包括自我的生命价值与最初对“美好”的渴望。
婚姻的理由:“孩子”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包括这个自杀母亲,许多80后内心都或多或少地纠结着:究竟能不能“为了孩子”而结婚?
首先,我们生活在计划生育到二胎政策的过渡时期,社会个人孤独与老龄化趋势加重了传统观念上对孩子的重视;但我们无法回避自己内心对情感追求与向往,尤其体现在更感性的女人身上。许多80后的女性在恋爱或婚姻一开始就发现男人的问题,可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选择妥协或忽略问题的解决,甚至有一种观念:“男人当了“爸爸”就会不同了”,但结果是更多矛盾激化。我身边多数的80后夫妻,在孩子两岁前几乎都在面临“离婚”危机。甚至朋友调侃说:现在老同学问候,第一句话是“最近离吗?”,我们似乎进入了新的转折点。
我将这个转折点看作是我们内心“自立”与“成年”的关键。我们因为缺乏兄弟姐妹的相互照顾与责任的意识,因此,与“处理亲密关系”的心智与意识,只有通过互为“依托”的夫妻关系来启蒙,在自己成为父母的过程里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未成熟的心智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衡,当我们“自保”之时,别的人事关系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其次,我个人观点是不认同以孩子为核心来考虑一段婚姻关系,仅管无数家庭里都已将孩子作为旗帜。
两个人有问题,第三个人是受害者,无论是“第三者”或者是“孩子”。那些将孩子作为婚姻矛盾缓和与维系纽带的夫妻,甚至为了挽救婚姻关系而刻意的“要”一个孩子,其实只是把一个矛盾推向了另一个而已。无辜的是孩子自身。这个极端事件里呈现了两个孩子作为父母婚姻的牺牲品。
我们必须意识到“极端”背后有更为“平常”的隐患在身边的夫妻之间发生着:其中包括以孩子成长为借口,双方不爱却也不离婚的夫妻,以孩子为手段绑架婚姻或者讨好孩子来获取家庭优势的夫妻等等。这些孩子则变成了隐性“牺牲品”。这也不是一种假设,我们这代人自己都深有体会。比如,我朋友父母不离婚,告诉她是为她好,而她却因为父母名存实亡的婚姻而惧怕婚姻。另一个朋友则是在父母婚姻里见证双方情感背叛,甚至在儿时在家里看见了母亲藏起来的另一个人影,而变得害怕“一个人”,总觉得有人闯入了他的生活。
以上的后果是“为了孩子”维持的婚姻,成为孩子最大的“伤口”
因此,那些凡是有意将孩子放在婚姻中,作为夫妻双方矛盾化解“媒介”或“中介”的,都值得引起重视。
我们与孩子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我们谈论的一代人,也是与自己相关的一代人,也是自己。正如这个新闻在眼前,我们惊叹与评论,可它在身边真实发生。
在纷云之后,站在一边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以为那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生活里,可我们或许也已经站在其中而不自知。
我们既是“孩子”又是“父母”。
我一个朋友坚定地说:我绝对不会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残忍。
可是,我反思着自己曾经的许多考虑,比如:“孩子是我的,离婚了也不要给他。”这样的心理很多父母都有。
“孩子的生命,我们清楚的知道不能剥夺。”这里我们是在强调“生”与“死”的“大事”。可生活里,孩子的未来,太多父母为孩子做各种决定,无论是两岁还是二十岁,穿衣或者交友、无论是就业或者是婚姻。
孩子是不是一个附属品?是不是“某人”的?孩子是被尊重的、独立的个体。国外对堕胎问题上的争议,对难产等情况下救谁的处理,在提醒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孩子的生命是属于他自己的。一旦有了户口,那就是社会中的一个人,是不能再以“某某的儿子或女儿”来称呼与对待。
或许,现在很多家长说,我们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也经常询问孩子的需求。
但真实的情况呢?
回想一下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听话”的总是比“顽皮”的孩子讨人喜欢。长辈对孩子行为后果的判断:“我”懂的总比“孩子”多。
这就像是从前我很不解:“为什么大人可以讲道理,孩子却只会“顶嘴””一样,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孩子,像对待一个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相处,真正的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存在。
作为孩子的我们成长到现在,在“雾霾”中行走太多年,慢性的“自杀”也时常在发生。
“你以为你活着,其实早就已经死了”当我们放弃由爱而生的婚姻理想,以物质为王;当我们看见明星“出轨”“婚外情”“离婚”就轻易不相信爱情;当我们盲目地,单一地把孩子作为余生动力时;我们,作为自己的那部分,其实也就已经在“死去”。
如果这样的状态是时代的“遗骸”,我们把问题推给所谓的上一辈,比如“原生家庭”所造成的童年缺失的话,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孩子,无论三个月、三岁或三十岁,他/她能不能拥有自己,即能不能做出自己选择、能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能不能以“自己”融入生活,能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与意义?
家庭的意义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家庭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组建的。对于孩子或婚姻,大家已经谈论很多。可对于家庭是什么,似乎我们经常忽略它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是血缘的传承;西方的家庭观念,如果排除信仰因素,不完全与血缘有关,家庭可以是两人的,人与宠物的,寄养收留等等。我们可以理解西方心理学强调的“原生家庭”可以基于“血缘的”组成的,也可以基于“别的因素”而构成的.
现实一点说,“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夫妻共同劳动生产与分配的一种较稳固的经营模式,不能直接等同于“原生家庭”里的“家庭”,尤其是对更看重“原生”的中国人。
对于我们而言,“婚姻”可以自由,“家庭”从来都不是自由,即“原生”就是“血缘”。于是,孩子的诞生意味着“原生”的家庭建立,这也在告诉我们,无论“婚姻”是否继续,这个“家庭”依旧。
在人类发展中,凡是由人组成的“概念”都不可能以一种绝对的、不变的、统一的形式来固定呈现,包括“家庭”。
因此,“婚姻破灭”不等于“家庭破灭”。这就是说: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离异不是家庭破碎或创伤的根本原因;对于父母而言,夫妻关系解除也不是推卸或否认家庭责任(孩子)的理由。
换一个角度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能否认,“离异”所带来的环境改变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有影响。美满的家庭,和谐父母关系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有着积极作用。但婚姻中夫妻之间无法调和时,强迫的让双方守住婚姻来维护家庭,其结果一定是复杂的、“变态”的、压抑的。这种“家庭关系”,孩子更难理解,也更容易曲解。
“强扭的瓜不甜”
从何处开始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面对自杀者的悲剧结局,回想我们自己,关于“离异家庭”所带来的“童年里的缺失”,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体验者。然而,“缺失”是什么造成的?是“家庭”本身?还是人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强加”?
首先,我们不难听闻,离婚过程里,有的母亲主动要求孩子的抚养权时,同时否定了父亲的存在,在孩子面前控诉父亲,或者拒绝父亲的探望;有的父亲,面对矛盾冲突,最后到离异时,则干脆将“孩子”直接从自己生活印记里删除干净,比如朋友圈的照片等。这些都是对孩子需求或存在的否定。
其次,孩子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也不仅仅是正向对“有”的肯定,更应该对“非有”状态中孩子感受的肯定。最近好奇心日报中提出“丧”的流行趋势,它集中体现整个社会的年轻人对“消极”“困境”心理的认同需求。
每一个人都寻求被理解,包括那些已经有了创伤或者感受到创伤的我们或孩子。
对于旁人,我们知道社会并不完美,生活理想的状态不是绝对,也更没有一帆风顺的成长之路。我们教育孩子受挫时要勇敢,首先要从我们内心去接受这挫折中的“不完整”,认识到“不完整”并不意味着真正“价值”残缺。而同情孩子,可怜孩子的我们将“这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进行了区别,分类、定性。我们在乎“家庭缺失”给孩子的创伤时,我们对“离异家庭”的主观评断和泛化认识其实为孩子的“缺失”提供了一个温床,深化为“伤”。对“伤口”的不断“提醒”与“强调”都在一次次暗示着孩子,自己是“受害者”,于是他们更意识到“痛”,怕“痛”,从而躲避与排斥那些必须体验的“痛”。
我记得很清晰:
小学之前我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直到同学问“你爸爸呢?”我才意识到,“爸爸”并没有因为与“妈妈”分开而“不存在”。我来不及理解什么是婚姻或爱情时,就听见其它“双亲”家庭里的父母或老师提到:“单亲”“离异”;到了高中,都有朋友很坦诚的说:“你一点都不像单亲家庭的孩子,你那么开朗”,我那时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该阴郁。
于是,太多“概念”“定义”“标签”是成年人贴的,孩子无力躲避,必须携带,甚至承认与依赖,就像“护身符”“防空洞”一样。
我们经历的“原生家庭”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了这一代人的心理“残缺”。
继续前行
80年代的我们:关于80后母亲携孩子自杀事件的反思可是,“过去”或“环境”的影响,到底能不能为我们现状负责呢?我们为什么有了“现在”?
事件里的自杀者死了,写了一封“电子遗书”、带走了两个孩子的生命、引发了一个新闻头条、激起了无数共鸣者对其另一半的声讨。
记得,有一个朋友,曾经与我提起他的疑惑,他说:
“朋友说我一直在追寻童年的缺失,我很困惑,我童年缺失了什么”
我回复了他一封信,附在文章最后。
同时,我想针对这个事件,对80后的我们说:
很多时候我们不成熟,犯错了,失足了,其实还能再来。这个自杀者才30多岁,还有那么多时间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看看世界,起码目前人类面对雾霾问题都一样。我们周围或者远方,相比较那些没接受教育的人、身体残疾的人、连二胎都不敢想的人、不能生孩子的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他们没有想过如何死,只考虑如何生存。如果“生存”就是对这自杀者或者你最大的折磨,那么,“死亡”也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需要“付出”与“追求”的事业去完成,而不是如此的“盲目”与“轻易”的“不顾一切”。
事件里孩子的无辜、婚姻的困局、生命的终结媒体燥开来的各种同情与批评,都在警示着我们:
1、对“婚姻”和“家庭”的概念我们存在时代偏差,并过度绝对化。我们需要明辨两者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不要让孩子成为牺牲品。
2、对“孩子”这个生命的尊重,不仅仅包括肯定我们期望的部分,还有接受属于它自己的部分。
3、离异与否,都不影响我们作为“父母”的“客观性”。如果“爱”孩子,那么就应该像“父母”本该那样去为孩子建立好的家庭环境。这真的需要双方良好的沟通与一致的目标。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的角色教育是缺失的,尤其是对离异家庭。
4、我们每一个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立场,难以真正的“客观”。在我们被动的受到影响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是“主体”,我们能够多角度审视问题,对自身的困境如是,对“事件”的判断如是。
附:LETTER
XX:
2016年10月12日晚上你喝醉了。
含含糊糊之中,你说起了你当晚和一个朋友的聊天。你说这个朋友月底要结婚了,你却无法参加,你说她/他告诉你,你一直在追寻你童年失去的东西。你说你听得心酸不已。
我不知道那个朋友是谁,也不知道让你酸楚除了她/他的那句话以外,是否与她/他的结婚有关。但的确,你这晚喝多了,难过了。
首先我特别想说的是关于童年,每个人都有所为的“缺失”,哪怕是在他人眼里看来多么完美,作为自己却依旧看到缺口。因为在小时候的我们还是个孩子,我们记忆里的认知是孩子的认知,对世界,尤其是成人的世界很多疑惑。因此,我们眼里的残缺就留在了心里。
其次,我不能去否认那些客观存在的不完满。比如我童年就很少与父母接触,比如我几乎没有与父亲一起成长的记忆。当我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去理解妈妈的感情时,我高中时期的男朋友就明确指出我性格中对男人依赖感、情感上的不独立源于我父亲的缺失。那时,我听见他的论断,内心觉得认同的同时又感到心酸。或许和你听见朋友话时的心情一样。
的确,我们都是带着记忆的成长,我们自己身上都有曾经的烙印。只是这个问题得辩证的看。随着自己成长,我也慢慢思考这个问题。童年的缺失就真的成为我人生中的冥冥之中的聚焦了吗?那份缺失本身真的那么沉重和不可复得吗?
或许你会觉得我唠叨,会认为我不能理解你的心情和处境。而我说的这些话不仅仅是想帮着你分析心情,还是与你分享我的思考和体会: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也在改变,我渐渐从依赖他人发展到期望能依赖自己。我发现对于男人的依赖感是所有女人天然的需求,似乎与有无父亲的记忆无关。身边的朋友,无论家庭完整与否,女孩子就是期待有父亲一样的另一半。这样的追寻也似乎不是我特有的。那么什么才是童年的缺失呢?
如果这个缺失是绝对的存在,那肯定是我们从母体分离出来就造成的“自己”。那一刻就决定了我们要有独自的人生,要去思考和质疑,要面对不同的选择,要建立自我意识,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格。那一刻开始,我们缺失了“绝对的依靠”。
而现在我们常常提及的童年空白或者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中、成长中为我们勾勒出的一个整体画面里的一部分。你我他都似乎要有一样的整体才完整。然而,我们每个人明明那么不同,感受上那么主观。所以,无论如何去迎合这个整体画面还是去追求那份缺失似乎也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觉得完整,甚至让人更加的迷失。
想到这里,我们到底怎么了?你的生活怎么了?这可能是你内心对现阶段的焦虑吧。总有那么几个时光,我们在迷茫和慌张,我们无从把握。
我不能给那时的自己,这时的你任何一个快速的答案。甚至不愿意去简单将其归结于对某种童年缺失追寻的结果。任何的定论都可以影响我们看待事物发展的目光。
你因为那句话感到心酸,喝了太多酒,或许之后想起来还会一直迷茫。可是,跳出来想,怎么可能自己追寻的是那么预定好的缺失?若真是那样,社会里的各种创新与发展又是如何构建呢?非要与童年建立关系的话,这些创新变革也应该是通过对童年里美好的幻想,对未来的好奇与梦想的追求而实现的。
如果上述太冗长,我想和你分享的就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在心理学管理学里也经常被应用:
假设你眼前有张白纸,我们在上面用签字笔点一个黑点,我们拿着纸问别人:你看这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先看见那个黑点,忘记了白纸。学者们在提醒我们:人容易聚焦在一点上,而忽略了全局。
其实这个道理也在告诉我们,我们要看见一个现象的许多面,可以用更开阔的眼光去打量自己,别人还有未来。你也是一张白纸,哪怕难免童年会有留下一个痕迹,但还有大片的白色可以由你现在决定。跳出来思考它,别陷入那个黑色的小深渊。这些话不仅是对你说,也是对自己说。包括我自己的婚姻,哪怕它也会留下印记,但不影响我对更光明部分的追求。当然啦,童年的痕迹是被动的,现在的痕迹是主动的,我们也要学会反思与改进。这样才能淡化被动的心理,加强主动的可控性。
你喝醉了,说的话不记得的有很多。
但是我想让你记得:有希望在就好,童年什么缺失不知道,但不失去希望就好。
不要嫌我啰嗦哟,字里行间,愿你宽心。
写于10月13日凌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