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别人这么说过,包括你自己:
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我就辞职,我要做我想做的事。
如果有足够多的时间,我就去环游世界,成为旅行家。
如果拥有产品经理的技能,我就去做产品经理。
如果我有……我就……
这样的句式结构充斥在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但人们每每这样想完之后,都会变得异常沮丧。
为什么呢?
因为现实的情况是:钱有吗?没有;时间有吗?没有;产品经理技能会吗?不会。
这就陷入了“Have-Do-Be”的思维误区中。
01. 什么是“Have-Do-Be”思维误区
在谈到“Have-Do-Be”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三个英文单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Have:代表拥有——我目前拥有什么?我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拥有什么样的技能。
Do:代表行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环游世界等。
Be:代表成为——你想成为谁。
但是这三个词的排序是有讲究的,大多数人常常陷入的即使“Have-Do-Be”思维误区?
什么意思呢?
这种思维认为我们要先Have(拥有),然后才能去Do(做),最后才Be(成为)。
但往往第一个要求(Have)就没达到,所以后面的(Do)更无从谈起,(Be)更是遥遥无期。
这种思维误区常常会困住我们,比如你对工作不满意,想尝试一个新的岗位,然后对照相应的岗位要求,发现自己能力不匹配,你想想还是算了,继续做这原来不满意的工作。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想换工作,也想尝试做网络推广员,但是了解了招聘要求后,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都不符合要求,后来就放弃。
这就是“Have-Do-Be”思维误区的具体体现,总以为要先考虑是否拥有相关的技能,然后才能做这个工作,最后才成为这个对应角色,然而一个“目前技能不匹配”就把他们打回了现实。
02. 成功者正确的思考方式:“Be-Do-Have”
了解到我们的思维误区,我们就要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稍微转换一下思维,我们把原先的“Have-Do-Be”模式转换为“Be-Do-Have”模式。
这个思维改变的意义在于,先不考虑自己拥有什么,而是先思考自己想成为谁,这个角色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他想成为一个网络推广员,那么他可以这样思考:先把自己当成一名网络推广员,然后去做网络推广员应该做的事情,在然后就慢慢拥有了网络推广员的才能。
先考虑自己想成为谁(Be),你就拥有了一个身份认同感,借用哈佛大学的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先 to be 再 to do = to have”
李嘉诚曾经在汕头大学演讲时提到过:“愚人只知道‘为’(to do),智者有愿力,把‘为’(to do)变‘成为’(to be)。”我想这句话便是李嘉诚这一生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
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定律,叫做吸引定律,也叫吸引力法则:当你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资源、机会,各种信息,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愿意转变我们的思考方式,从“To Be”的角度思考,从自己期望的角色出发,我们便能获得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03.“Be-Do-Have”思维在职场中的应用
生活中,“Be-Do-Have”这种思维方式被演员用到了极致,他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就是:演什么像什么。怪不得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张国荣饰演《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不疯魔,不成活”,想要演好一个角色,你要先成为这个角色,职业生涯教练马华兴老师把这种思维模式概括为“入戏思维”,我觉得总结得非常到位。
那么,职场中,我们要如何用好“入戏思维”呢?
下面我们以职场中的三个主要场景为例,看看我们要如何“快速入戏”。
场景一:制作简历——逆向简历法,制作目标简历
制作并投递简历,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进入职场第一步,不管你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几年,准备换新工作职场人,你都可以按照“入戏思维”来制作简历:
比如说你想应聘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不管你的大学专业是什么,也不管你过往拥有什么样的职场经验,接下来你可以这么做:
①上网寻找一份产品经理的岗位描述,了解这个岗位的职责和基本的能力要求。
②从你浏览的简历中找到一份你觉得有可能进入招聘公司HR“法眼”的简历,下载下来,然后把个人信息部分的内容改成自己的。
③接下来便是关键的一步,对照简历中提到的产品经理所需的知识和经验,让自己达到对应的要求,比如产品经理一般要求能写产品需求报告、产品体验报告和画产品原型图,接下来你就按照这三个基本要求去做,每做完一项任务就在简历上打钩。
④当你完成简历中80%的要求时,你就可以把简历投递出去了。
场景二:面试——先把自己当成已经入职员工
当我们投递完简历,接下来第二个重要步骤就是面试环节。
很多人面试的时候,会把自己当成是求职者,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就会和面试官产生距离感。
如果使用“入戏思维”,面试的时候,我们就要把自己当成是该公司的一员,带着这样的心态,通常会提高你面试的成功率,比如当你在谈及对方公司的时候,你原来可能会使用“贵公司”这样的字眼,但现在你可能会说成“咱们公司”。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这会迅速拉近你和面试官之间的距离,而且当你进入角色之后,你更能从这个角色出发,和面试官进行沟通,因为你已经“入戏”。
场景三:晋升——拥有领导思维,才有可能成为领导
在你进入职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晋升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名士兵,你也必须拥有将军的思维方式。
大部分的职场晋升,都是因为领导看到你的“准领导”潜能后,才有了晋升的机会,比如你是否具备做领导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举个例子,你是一名银行的前台客服,有个大爷过来办业务,结果办不了,大爷破口大骂,你觉得很委屈,因为这个问题之前一直就有,你觉得只要公司简单升级下系统就能解决,结果一直拖着,害自己在这里遭罪。
如果用“入戏思维”,现在你是这个分行的负责人,对于这样一起事件,你可能会是这么看:
这个大爷办的不是核心业务,不用当下去解决,如果单单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去升级系统,可能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会因为系统升级而影响银行的核心业务,可能得不偿失,况且这样的问题也只是偶尔出现,直接让客服人员去安抚客户的情绪显然是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你看,换个角度,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入戏”。
如果你能常常进入领导的角色去思考问题,那你离晋升还会远吗?
04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大卫像栩栩如生,被后人广为称赞。
人们曾问米开朗基罗是如何把一块不那么好石头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大卫的,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其实大卫原本就在这里啊!我并没有雕刻,我只是发现了他,并把不属于他的部分去掉而已。”
在米开朗基罗眼里,那块石头就是大卫(Be),只要按照大卫来雕刻(Do),大卫就出来了(Have)。
这似乎也印证了马云曾说过的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在你的人生中,你的大卫在哪里呢?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陪你持续学习,解锁人生新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