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著名的《人类简史》,看第一遍花了三周,做每天晚上睡前读物,读完以后,又花了一下午时间,一口气通读了一遍。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文化、经济都有了新的认识。

《简史》中也预言,以人类目前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很可能引发第二次认知革命,建立一种全新的意识,此时人将不再为人,而已经更接近于“神”了。
社会的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分为,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帝国时代、工业社会。
当年玩《帝国时代》的时候,对这几个阶段可以说是相当熟悉了,其他历史类游戏也都有类似的设计,但玩游戏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想过其中的含义,现在终于把这一课补上了。也终于理解了科技树的设计,为什么要社会升级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发展某些科技,为什么到农业社会才能建造修道院和大学,到帝国时代才能发展化学。

由于西欧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开启了探索世界的热潮,引发了殖民潮,形成了巨型海上帝国,更由此产生了公司、股份等一系列资本主义的概念,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司法系统和社会 政治结构。而帝国和资本主义,都以科技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源不断的给予资助。只要看看现代有多少科技是为军工服务的,看看现代资本对高科技行业的追捧,就能明白了。
反观西欧以外的世界,当时的大帝国,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波斯,都不具备(或者说完备)这些条件,所以被西欧弯道超车,丢掉了世界霸主的位置。
我们真的比以前更快乐吗?
《简史》的倒数第二章,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问题:现代人真的比他们的祖先更快乐吗?我们真的比我们的祖辈更快乐吗?
虽然从平均寿命、死亡率、物质的丰富程度等数据上,无疑是现代人过得更加舒适。但在采集社会,一个人可能只要工作3小时就能满足一天的生活所需,而我们大部分人现在每天得工作8小时,从事的很可能是单调重复的劳动。在农业社会,家庭和家族往往聚居在一起,而现在很多人背井离乡成了大城市的无根浮萍。30年前,我们的父母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工作稳定家庭和谐,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每一天都在追最新的热点,生怕被社会落下。
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的主观感受,自我认同能让人快乐,
统计学发现,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快乐,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痛苦,而家庭和谐、夫妻幸福的人更快乐。
生物学认为快感是荷尔蒙变化的结果,而快感能产生快乐,但快感不能持久。
佛教则认为,渴望快乐和避免不愉快都只会让人痛苦,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就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讨论到最后,好像有点哲学的味道了,但是却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但至少我们知道如何避免不快乐。
我想,快乐的答案,只有不断的发展能够带给我们解答。等到人们从生产活动中被彻底解放出来以后,应该会比现在快乐!
转载注明出处:十个雨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