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

作者: 让阳光照进心里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14:58 被阅读0次

    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这里所说的节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进食的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所谓饮食有节即进食定时定量。

    饮食定时,即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这样可使各脏腑按照自己的规律正常运行 ,新陈代谢顺利进行,气血正常供应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能量的供应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此我们才能时刻精力充沛,光彩照人。

    过饥,指饮食不足, 如饥而不得食, 或者有意识限制饮食, 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 ,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 。长期摄食不足,则营养缺乏,以致气血化生之源不足。气血不足,则形体消瘦 ,正气虚弱 ,抵抗力下降, 易于招致外邪入侵, 继发各种其他疾病。

    过饱,指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 或中气虚弱而强食, 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轻者饮食积滞不化,以致“宿食”内停,可见腕腹胀满疼痛,嗳腐泛酸, 呕吐、泄泻 、厌食等 。《 素问·痹论》说:“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食滞日久, 脾胃久伤,升降失序 ,致使运化机能久不得复,又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变生他病。食滞肠道, 阻碍气血流通 ,出现痢疾和痔疮 。久食过量 ,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 心脉痹阻等疾病 。

    消化不良小儿更为多见, 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 ,食滞日久,可以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出现手足心热, 心烦易哭 ,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症,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小儿疳积症 。

    此外 ,在疾病的过程中 ,饮食不节还能改变病情 ,故有“食复”之说, 如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 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常常导致食滞化热 ,与余热相和 ,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故曰 :“病热少愈 ,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素问·热论 》)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 但是饮食一定要节制 ,饮食结构合理 ,五味均衡 ,定时定量,安全卫生 ,则“一饮一食,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留滞为患。”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规律 ,吃多吃少,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原则就是在不伤脾胃的前提下, 使脾胃升降的气机正常 ,六腑以通为用的机制保持在正常状态。

相关文章

  • 饮食有节

    今天胃有点不舒服。上午回家,先啃了块白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嘛,接着就吃饭,一小块牛肉,四个菜包子,两个胡萝卜...

  •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这里所说的节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进食的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所谓饮食有节即进食...

  • 饮食有节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东西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再好的东西,一旦过量,也会造成灾害。 碰到好吃的不停的吃不停的喝,过了则...

  • 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首先应“谨和五味,食宜清淡”。“五味”指酸、甘、苦、辛、咸...

  • 饮食有节

    在听黄帝内经,正好到了饮食有节这里,于是有了这篇心得。 我脾胃不太好,中医的说法是脾胃虚寒,哪怕是夏天,摸摸脾胃的...

  • 看完这个才知道,无节制饮食多么要命!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作妄劳。” ——《黄帝·内经》 所谓饮食有节 是指饮食要有节制 不能随...

  • 感恩每一个步伐,不管急,还是缓!🏘馒头家业同修D95

    #新家风家教# 节饮食,戒游戏。——王阳明·家训 解读: “饮食有节”,是古人对待饮食的态度。 玩乐,是孩子的天性...

  •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现代人的生活,时间安排的重心往往在夜晚,白天活动较少,所以很多人都是晚睡晚起的。 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由于晚起,早...

  •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里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今日读书看到中国皇帝平均寿命仅为39.2岁。按说贵为天子,有最好的太医,自幼保养,应该健康长寿才对,可为何很多英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饮食有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gk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