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看大戏

作者: 风与尘缘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18:4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

每到过年,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看大戏的情景。

在那个物质非常贫瘠的年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富足。每年过年,最让我期待的,就是村里会唱大戏。

我母亲是村剧团的台柱子,她表演的《穆桂英挂帅》《孟姜女哭长城》《别窑》《红灯记》等戏曲,每次表演都能赢得台下的阵阵喝彩。

父亲虽然表演的机会不多,但他的后勤工作做得非常好,戏服的打理和保管,都多亏了细心的父亲。

大年初一,村里的礼堂里早早就挤满了看戏的人,第一场戏便是《穆桂英挂帅》。随着一阵阵紧急的锣鼓声,母亲扮演的穆桂英踩着鼓点上场了。只见她身着红色战袍,腰系金边玉带,头戴凤冠霞帔,面施薄粉,唇染朱红,双眉如剑,目似秋水。这扮相英姿飒爽,气场十足,所以一出场就引来了阵阵掌声、叫好声。

唱到穆桂英挂帅出征时,母亲站在桌子上往下弯腰,在头挨着桌子时,突然一个反跳,便稳稳地站在了地面上。这精彩的表演让现场的气氛更热烈了,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第二场戏是《别窑》,母亲脱下一身戎装,穿起素色的粗布裙衩,演起了忠贞烈女王宝钏。

最让人动容的是《孟姜女哭长城》,母亲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一字一句,如泣如诉,让人不自觉也跟着泪下。

到了《红灯记》,穿着蓝色碎花衣的母亲眼波流转,表情丰富,把一个机智的阿庆嫂演得活灵活现。

母亲非常敬业,每次演出都会全力以赴,让大家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我曾经好奇地问母亲:“那么多种不同的戏,那么多的台词,那么多种唱腔,你是怎么记住的?”母亲笑着说:“我有诀窍的,只要有心,这些其实并不难。”

后来我才注意到,母亲在平时干活时,嘴里也总在哼哼,原来她的诀窍就是勤学苦练。

除了大人们喜欢看戏,我们这些小孩子也非常喜欢,并经常偷偷模仿。看完戏,我和几个小伙伴还觉得不“过瘾”,便找了一个没有人的角落,开始“表演”。每次我都是最积极的第一个表演,我在手腕上系上两块手帕,就当成戏服的长袖子,学着母亲甩袖子、走小碎步。

有一次,我模仿母亲从桌子上往下跳时,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上,导致右手手肘骨折,养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手机越来越普及,没有人再爱看大戏了,村剧团的所有戏服也在我家楼上被白蚁破坏,全部惨不忍睹了。但是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中。

每次过年回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看大戏的情景。便会央求母亲再唱一唱那些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戏曲。母亲的声音已经大不如从前,也无法再表演从桌子上往下跳的动作了。

但那些熟悉的戏曲旋律,却让我激动不已,也成为了我对故乡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相关文章

  • 过大年,看大戏

    说起小时候在家乡过年,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乐翻天”。 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年味极浓,或者说,正因为物质匮乏,文...

  • 看大戏,过大年

    前两天我到济宁市里走亲戚。刚入市区,一座座高楼大厦便迎了过来,紧接着是人山人海的种种问候。临近年关,各地的人潮都多...

  • 儿时的年味|过大年 看大戏

    本文文图均系原创,未经作者允许,谢绝转载 在娱乐贫乏的七八十年代,正月唱大戏,可能是一个山村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了...

  • 看大戏

    暮秋时节,村子里叫来县蒲剧团来村唱大戏。 中午,尽管秋阳似火,戏台下依然坐满了看戏的人。老老少少

  • 看大戏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门前看大戏。 接闺女,请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 …… ...

  • 看大戏

    回老家时偶尔路过县剧团门口,居然听到里面传出了有人练唱吊嗓子的声音,这让我又惊又喜。我一度以为县剧团早已解散...

  • 看大戏

    我有私人订制的兼职制约,不能随便在老家逗留,婆婆时间长不和孙子团聚心里肯定不爽,星期五的下午让大姑子(老师)直接接...

  • 看大戏

    建业小镇演大戏四方观众如潮涌 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早在春节前就有消息发布,农历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日,...

  • 看大戏

    晚饭后,两个孩子不说一声就跑出去玩了。我把饭碗收拾好,抹过桌子就去庙上找他们。 清冷的夜,走到庙上的戏台前正好晚上...

  • 看大戏

    齐帆齐第8期28天写作成长营(2)篇1025字,累计2155字。 青瓦流纷雨,绿阶踏灰泥,红柱绕梁寄相思。紧锣密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大年,看大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sz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