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庆长假后开学第一天,大宝早晨赖在床上假装睡觉逃避上学。
昨晚她妈妈就预测到有可能会这样,提前跟姥姥说:明天早晨不要催她起床,不要催她上学,迟到了也没关系,等我回来送她。
她妈妈上夜班,早晨8点到家。
我想去共情一下她,她捂住耳朵捂住脸,害怕听到我劝她的话。其实我没打算劝她。
草莓起床画画,叽叽喳喳的跟我说话,她听到了跑过来跟草莓一起画画。
姥姥让我跟老师说一下。
我跟老师说了,老师还是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姥姥悄悄的跟我说,昨天在宝宝悦玩,正好有做手工的活动,让她去,她拒绝,但是眼神里又是好奇。是有一点避开人群的倾向。
我想,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吧。越是这样越需要大人带着她一起,慢慢培养参与感吧。当然我只是心里想想,我不能去要求姥姥。
她妈妈回来后问我跟老师说了吗?
我说说了。还把老师的话转达给她。
她未置可否,跟孩子说话去了。
我知道她也有些害怕。害怕万一真的是孩子心理上逃避社交,害怕从老师嘴里听到是因为她这个妈妈做的不够好。
我想,我真的该退出了。
我替她去跟老师交流,她就不去了。
换个角度看,孩子逃避的样子,跟妈妈逃避的样子,一模一样啊。
昨天晚上我还想,我要给她支持去重新温暖孩子。现在我觉得也许我该退出让她自己决定是温暖还是冷酷。
我不该把自己放在主导者,放在救世主的位置,哪怕我就是比她多学了一点儿童心理学,哪怕我就是比她勇敢,我也不该越界。我过分参与了她的生活,是剥夺了她自己成长的机会。
我过去常常建议她看书,学习,也可能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我知道,我的姐姐她习惯了听父母的话,让她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她就有点害怕。
同一对父母养大的孩子,其实我跟她是一样的啊!我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硬生生的挣脱父母的怀抱,碰几次头破血流就变得勇敢了,学会了独立思考。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早晚都要自己走。父母包办就是代替孩子走路,那么等到长大了才学习走路,必定要摔更大的跟头,像我。再大一点才学习自己走路,摔得跟头更大,那就是下一代出现问题。――团长说,所有未曾疗愈的都将传给孩子。
武志红老师说,每个人的终极人生目标,都是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的意思,就是,我选择,我存在。
如果我总是被包办,被选择,那我就不曾存在过。
可能,大宝,逃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吧。
这样想,我感觉好受一些了。
我退出,把她的权力和义务还给她。
祈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