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 荷笑笑 | 来源:发表于2023-06-22 22:11 被阅读0次

    前期理论奠基:

    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需要统筹兼顾三组关系。

    在教学任务上,要处理好阅读、思考与表达的关系。

    阅读中的原生态阅读。温儒敏先生一直提倡自由阅读,要读得开心,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二是不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不刻意追求主旨的把握,也不理会别人的阅读感受。寻求一种原生态的阅读,体验的是原初的、新鲜的阅读感受。思辨性阅读必须超越感性,但又必须基于这种感性。

    原生态阅读,一是尽可能抛却先见或成见,以赤子之心,面对作品。二是完整地阅读,整体感知与把握。三是在相对离集中的时间内读完。零散、碎片的阅读,难以养成连续的思绪,难以进入文本的氛围,而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让大量的信息连续地、密集地冲击学生,有助于学生找到“阅读初稿”。

    阅读中的批判性思考。让一本书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必然需要批判性思考。

    阅读中的转化性表达。尝试着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表达资源,读以致用,让“用”反作用于“读”。

    三者关系为连滚带爬地读,绞尽脑汁地想,挖空心思地用。

    第二组关系教学形态:学生自学+小组探究+课堂教学。这三者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第一,学生自学。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的梳理,有意识地关注一些重点问题。

    第二小组探究。学生先自读一个多月,根据学习任务单,初步整理了小说的叙事线索、情节框架、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作者将学生分成6组,聚焦问题,进行思辨阅读。

    第三课堂教学。

    在分组探究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聚焦《红楼梦》的文本阅读。各小组汇报研究的具体情况及基本结论,互相补充信息,互相启发。

    第三组关系教学资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

    想要解决整本书阅读的现实困难,需要面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个瓶颈:一是阅读的时间与空间,二是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与教学能力,三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借助各种学术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课外弥补课内,以校外弥补校内。以线上弥补线下。

    具体方法,制作阅读任务单,提升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并学会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

    教学过程:

    课标解读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重要性,并将此置于必修与选修系列课程的首要位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个人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已将《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单元编入必修下册。作为“民族精神源泉性的经典”和“古代文化繁荣期”的典范之作,《红楼梦》的价值和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在高中进行《红楼梦》阅读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有关“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要求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红楼梦》卷帙浩繁、内容宏富、语言雅致,对于高中生来说,自读整部《红楼梦》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部小说,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豁蒙去蔽,辟路架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阅读古文的能力,对《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有初步了解,其对于阅读整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红楼梦》的思想脉络和艺术特质,仍需教师的恰当引导。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文学地位、文化价值、认识意义,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赏析《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手法,深入推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学过程:

    (一)整体素读文本

    首先原生态地通读全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因为个人的读书习惯,阅读喜欢剖除掉一切外界影响,专注到文字中,毕竟阅读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所以在前期导读中,我希望学生们能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体验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但是因为《红楼梦》的深不可测,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些艰难,甚至觉得晦涩,但是只要先读下来,就是一种胜利。

    (二)在初步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带入老师设计的问题,有的放矢,有所偏重,凿一井而深掘,然后是感性阅读之上的理性认知,最终收获知识、能力、思辨。

    问题一:熟读好了歌,整体把握何谓好就是了?渐渐深入文本,把握其主旨。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出自跛足道人所作的七言古诗,作者借此诗来表达,人们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而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从而宣扬了一种冷静观照人生的现实主义思想,亦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全诗用语极为浅近,对仗、用韵均不讲究,但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大俗之中可见大雅。

    问题二:找出文章中的谐音梗?在语言的多义性中把握人物形象,通过其命运,把握主旨。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上成就颇高,亦有着深厚的修辞功底。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之中,谐音艺术贯穿全书,学界竖立起一座历史丰碑,每每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

    甄士隐寓意真事隐,贾雨村寓意“假语村言”,等等。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辛辣的嘲讽,讽刺他为人表面正经。

    谐音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广泛大量的使用,咀嚼其中含义,每个谐音都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让学生在了解谐音艺术的基础上,趣味解读,然后深度思考,把握其悲剧内核。

    问题三:我有我喜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从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到心理活动,深入挖掘人物内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ym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