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一名拼多多的23岁女性员工,在凌晨1点下班的路上猝死。
最近的这条新闻,又引起了网友的讨论,瞬间上了热搜。
“用命拼命的年代”,“用命挣钱,多少人不是呢?”
今天我不谈这些扭曲的加班。我来谈谈加班里最可怕的现象:“做样子式的加班”。
下班了,领导不走,主编不敢走。主编不走,小兵不敢走。大家都不走,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加班甚至成了工作态度考核,成了企业的一种文化,成了衡量员工表现的标准,可笑之极。
有些人,上班时,不工作,上网看看这,看看那儿的,玩玩股票,玩玩基金,有时忙的比真正工作的人还忙。但工作时不工作,找机会偷懒,比如去趟厕所30分钟,去接水30分钟,去泡个咖啡30分钟,去洗个杯子20分钟。。。
而到了加班时间了,却是一边加班,一边玩游戏、玩手机、聊天。就为了凑时间,填加班表。这样的加班,有什么意义?
不过你说意义没有吧,还真有,就是为了让领导看到,最后说你表现多么的好,月底加钱,加奖金。甚至还可能有加班费。
在这种企业文化下,领导从来不谈效率,那些早走的人,效率高的反而成了反面教材。
辛辛苦苦工作,到点下班。却在月底被领导说成工作不饱和,为什么不饱和呢?还不明白吗,因为你下班早,大家都没走,你走了。
这种走形式、摆阵势、做样子的加班,让人心累。
到最后还形成了一种惯性,晚上不管有没有事情,都要在公司靠到这么晚,同时让很多人形成一种潜意识:白天干不完无所谓,反正晚上还有时间,而且还能让不走的领导看到,我在辛苦干事。
这种现象,看似员工“投机取巧”,实质上则是“领导”观念出了问题,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略了背后的真实原因,折射出的还是形式主义的影子。
我个人认为,无论怎样说,加班都不应该是常态,也不该推崇,更不是用来做做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