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守静

作者: 鲁豫紫 | 来源:发表于2023-09-07 21:18 被阅读0次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心灵虚空到极点,内心静谧到极点。人们应当用这种心态面对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样才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和了解“道”。

世间万物共同蓬勃生长,我从万物的发展和变化中观察其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这样的规律不外乎从生长到死亡,再从死亡到生长;从强到弱,再从弱到强,等等,以此生生不息,在变化中生成一种静态的规律。

万物纷纷纭纭,各自循归其本源。回归本源称之为寂静,仿佛不再运动,而这种寂静就是回归本源的状态。回归本源的状态可能以一种常态出现,它就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能够了解这种永恒的规律才能称得上明智。如果不能了解这种规律而妄想胡作非为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灾难。

认识永恒的规律之后,通常能变得很大度。只有拥有广阔心胸的人才能做到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顾全大局,进而君临天下。君临天下的人才能合乎自然的规律,能够顺从合乎自然的人才能算得上得到。真正晓得“道”的真意能够终生不受危难的侵害。

简单而言,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致虚”“清净”“归根”“复命”。道的本体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正因为其生生不息,运作起来才没有穷尽,二江这种规律运用得好,从个人到宇宙都会和谐地运作并长久地存在。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致虚极 守静笃

  • 一日一书

    致虚极, 守静笃。

  • 一日一书

    致虚极, 守静笃。

  • 2020-03-24

    致虚极,守静笃。

  • 书法作品

    致虚极 守静笃 弘毅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致虚极章第十六

    道经·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 苏辙:致虚不极,则有未亡也。守静不笃,则动未亡也。丘山虽去,而微尘未尽,未...

  • 《道德经》归根复命

    归根复命 本章强调“致虚”和“守静”,讲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虚无到了极点,宁静到了极点。使...

  • 致虚守静

    无论何时,人都有选择的余地。 就像生活,你可以选择简单,也可以选择复杂,你可以选择快乐,同样也可以选择痛苦! 对弘...

  • 致虚守静

    岁月空长久, 庸人自扰忙。 天高怜地厚, 狭者恐争先。 苦海无涯际, 白云有意闲。 修身存典范, 处世菜根谈。 洪...

  • 致虚守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虚守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d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