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后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后各一,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侠扶突各一,肩贞各一,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阳三焦与别经关会之脉气所发者,则有三十二穴焉。
如两颊骨下廉,锐骨端之陷中名颧髎穴,即鼽骨是也,其下左右各一。眉后陷中之丝竹穴,即眉后穴也,左右各一。头角上脑空下廉,名颔厌穴,即角上穴也,左右各一。
耳后入发际四分,名天牖穴,即下完骨后也,左右各一穴。耳后脑空下发际陷中,足太阳之前,是为风池穴,即项中穴也,左右各一。颈大筋间前,曲侠穴下,扶突穴后,动脉应手之陷中,名为天窗穴,即侠扶突是也,左右各一。
肩下两骨解间,肩髃后陷中。乃肩贞穴也,左右各一。自肩贞而下三寸之分,其间左右各有肩髎、臑俞、消铄之穴,左右共六穴。自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之端,则各有天井穴、支沟、阳池、中渚、液门、关衡之六俞也,左右共十二穴。
以上统计三十二穴,皆手少阳部分所在之穴孔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