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163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140/a51edaaca6b5fa4b.png)
看到几万块的课程储备,把我惊掉了!
前两天放假,把自己买的课整理了一下。吓我一跳,怎么这么多?
而且里面有很多,从买到现在都没打开过。
我身边也有很多爱学习的人,大家都很努力。平时也不怎么出去玩,都用来“搜集知识”。
感觉都挺努力的,学了很多厉害的知识,行动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使用。
原来知识,不只是有没有学,更要看会不会用。
Q1,“知识”学了很多,“努力”过后不会用,痛苦不?
知识付费的妖风,就这样席卷开来。
本来迷迷糊糊的上上班,玩玩游戏的我,突然被叫起来说你要学习了。
现在不学的东西,以后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以后怎么生活,靠什么能力生存。
我一想是啊!自己好像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特长。感觉受到了启发和召唤,开始慌不择食的冲进学习的荒原。
每天看到的都是各路大咖,都准备着一副武林秘籍的神态。
我就这样沦陷在其中,好厉害、好深刻、好有道理、好费钱,如果不是钱包提醒我还要继续买。
看每一个招生文案,都透漏着说,来吧!我这么厉害还能忽悠你,我年入多少钱了都。现在是为了解救你们,来跟着我学我的知识都是你的了。(乖乖的把兜里的钱交出去)
课程买多了,就像口渴的时候买可乐喝!
好舒服、好过瘾、还想喝,还要喝,最后撑到肚里了,怎么还是口渴,怎么回事?
报了写作课不会写作,报了演讲课不会演讲,报了成长课没有成长!是我的问题吗?
但是听的时候真的有道理呀!怎么到了自己身上什么都用不上?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课我买了,文章我收藏了,也认真学习了,除了钱少了,我还是我。
兜转在知识圈,来回还是少年。
问题看来还是要从,学这里入手,如果学了没对自己有帮助。
应该叫去看知识表演,看到兴奋叫个“好”,都是知识大角。
你过瘾,他开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140/a3f1ca8ff38f45bb.png)
Q2,要想解决学习内化,还就不能只是看个热闹,试试“模块学习”
正常从学校出来,就算什么都不学。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知识了。
后面的学习只是在更新、优化、迭代这些能力的过程。
看懂一件事,就不能只看一个表面。还要看它内部构成,不能拆解就不能内化。
很多课程确实干货十足,听着有道理,真能用也有帮助。问题就是在于,学的时候只是有用的概念,如何把这些概念和自己应用关联起来。
前两天,听一个老师讲课。很有才华内容也都是经验所得,可以说是无私分享了。听到过瘾有道理,回去只会自己还是按原来的一套模式继续做事。
这个学习过程就是典型的过瘾不会用,要想把学到内容真正应用起来。
首先,我们要把学的东西跟自己关联起了, 关联的重点就是模块,把自己的知识根据功能做分类,把学的东西区分类别以后和自己的模块放在一起关联。
他说的内容,能和我做的什么事联系起来马上用。
概念和关联
比如:我们学努力、阅读、学习、自由等等,这些在学的时候读只是概念。概念是不能直接帮助你的,要把这些学到的概念,跟自己本身的场景关联起来。
比如:我们平时的模块场景,看书、工作、赚钱、进步等等,把概念分类和自己的模块套在一起关联。
阅读=看书,努力=工作等等,学的概念,和本身正在做的事联系起来。
大部分学习只是停留在搜集概念阶段,并没有深入的去看这些概念能用在什么地方。导致了后来自己做事方法,和学的概念相互隔离。
就像学了用指南针看方向,回去还是靠扔鞋找方向一样。
好的方法和知识,是为了我们更加有效率的去解决问题。
为了更有效率的使用,我们已经有的知识储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140/2f3697d90cff1c4d.png)
Q3,迭代升级覆盖自己的知识模块,关联升级是关键。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每一个领域都有他需要的知识,对知识区分领域就是模块化管理。
先把自己的知识按领域,功能分类,在以后学到新知识的时候,感觉相关性放在一起。
比如,表达是一个领域,里面有演讲,有写作等模块。可能我本身知识比较少,对演讲只是知道要自信,吐字要清晰这几个知识点。
在我看到有演讲分享的内容时,他讲了手势、眼神、段子、信心等等,这个时候我知道演讲原来还有这么讲究。
把这些我不知道的,填到我的演讲版块里,不断的丰富优化。如果他讲的和我已经知道的一样就重叠,有不一样的就建立新模块。
我们一生的任务就是,把自己这台机器不断的升级优化。以求达到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在复杂中生存下去。
这里的前提,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了解。
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难是因为自己有些东西真不懂,简单是只要知道这个模块的存在,就给她留一个位置就可以。
比如,以前只会加减法,后面知道了乘除法。本来不知道乘除法,一样可以过日子,只是知道了对你算数肯定是一个升级。
这个时候新的知识是一个增补,他们都属于你的计算模块。放在一起之后,就知道除了加减还有乘除。初期可能用的不习惯,但是你知道这个方法比之前的方便。尽量在后面去使用,用了这个知识就是你的了。
有的就放一起,没有的就设置新的模块标签。
从知识概念到实际应用就是怎么简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140/d89866953fa20a89.png)
Q4,知识世界动荡不安,知识不是追求最好那个,而是寻找最用那个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能做出名气开课的老师,确实很厉害。
他们也真心想教给你,我们也对知识有真心渴求。
区别就是位置不同,需求就不一样。学的知识越多,越感觉自己的无知。
每个人都是从0到100的阶段,可以往100的阶段努力,但是不会直接让你跳到100那里。
这样就造成了落差,老师已经是100了,他教的东西也是100分,但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
可能你需要的是,如何写一篇完成的文章。而不是马上写一篇10W+的爆文,它可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不是现在的方法。
就好像,我驾着牛车去听课,老师讲火箭的发动机的使用方法。我当然感觉厉害,但是自己这个基础配置都没达到。
装上也把自己炸掉,所以学习并不是越厉害越好。而是看自己处于什么位置,现阶段需要学习什么?
明白自己的位置你会进步很快,有些方法是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使用。
出来混总是要行动的,指望听课代替行动,不过是一场幻想。
把自己现阶段的配置做起来,给自己能力做一个模块分类。然后寻找合适的知识概念,补充升级自己。
没有的就加入,有的就优化,新学到要刻意使用,你的未来可期待。
成长如潜水,憋一口气过一个弯,心太急,憋太久可能就卡死在那里了。
组织自己的模块,最简单的最有用。
用我之思考,磨出你的思想利剑
鱼堂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