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8.2
评语: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情书
电影《午夜巴黎》是由伍迪·艾伦编剧并执导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电影,影片将理想的时空与无奈的现实反复交叉,讲述了美国好莱坞的一位小有名气的编剧在巴黎的午夜不断穿越与各路名人结识所发生的奇幻故事。
影片没有特别华丽的技巧堆砌,导演只是躲在摄像机后,对影片故事进行讲述,而导演想要与观众交流的,并不停留在对现实乏味和理想诱人的感叹,更从另一深度告诉观众生活本就是不尽如人意,比幻想“黄金时代”更重要的是乐观地面对现实。
影片最大的特点便是感受不到导演的存在,而这种导演的“缺席”正是伍迪·艾伦作为影片导演的出彩之处。相对于其他电影华丽的技巧堆砌,伍迪·艾伦的导演力更表现在影片的表演与剧本上。而影片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故事架构,也秉承了导演伍迪·艾伦的一贯风格。
影片中吉尔·彭德初次穿越时来到酒吧,所看到的都与自己的真实认知相差甚远,而他脸上迷茫的眼神、紧张僵硬的肢体动作和磕磕巴巴的对白正是观众体会到吉尔·彭德内心的迷茫与惊慌的最直接来源。吉尔·彭德与海明威交流后走出酒吧,观众所看到的激动得手不知道该往哪放,甚至开始自言自语,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反应,每个人都像吉尔·彭德一样逃避着现在,期待着自己的“黄金时代”。
影片中的台词凝练而掷地有声,如海明威所说的“一部作品的优秀源于他的真实”除了让观众感受到台词与角色间较高的契合度,也是影片主旨的表达,真实不仅是优秀作品的源泉,也是生活的迷人之处。“我试图逃避我的现实,就像你逃避你的现实一样”,台词中透出浓重的讽刺意味,影片中每一时代的人都有自己所幻想的“黄金时代”,而讽刺性正在于你所认为的“黄金时代”只不过是别人眼中乏味的现实。
不同于仅仅靠台词支撑的喜剧,《午夜巴黎》的幽默感更来自于出人意料的剧情设置,利用穿越来讲述故事是影片的亮点所在。影片主人公吉尔·彭德通过穿越认识了“存在于历史”中的各个著名人物,给观众带来一种荒诞的喜感,这也成为影片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影片中“美丽时代”的穿越可谓全片的高潮,在最后一次穿越中,吉尔·彭德真正领悟到现实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处。
影片在浪漫主义的幽默外衣下,实际上是对现实与幻想的探讨,幻想的时空对吉尔·彭德来说是一个乌托邦般的存在,他被那里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心爱的女人吸引着,直到穿越到“美丽时代”他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黄金时代”,而讽刺性更在于生活于“黄金时代”的人们仍然在贪得无厌的期待着另一个“黄金时代”。所以他与未婚妻分手,改变了原本乏味的现在,选择了与自己一样喜欢在雨中散步的人。这并不代表着对现实的屈服,而这正是导演所想要传达的,积极地面对现实。
吉尔·彭德的一句:“认为过去比现在幸福就是一种幻想”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影片基调也逐渐回归理性与现实。导演的最终目的还是警醒被现实烦扰的现代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烦恼,逃避现实不过是一种对“黄金时代”的幻想。与其他穿越类型的片子相比,这种不仅揭露现实,更带来光明的片子,才是当代电影的良心。
《午夜巴黎》像是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情书,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具有油画般的美感。
而影片的最独特之处在于隐藏于技法之后的导演构思,让观众感受不到导演的刻意雕琢正是导演的才化所在。伍迪·艾伦对于影片的设计具有纽约知识分子的机智,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影片的特有标志。
但笔者认为,影片中对于人物的行为缺乏连贯性的介绍,观众在看到吉尔·彭德乘坐着汽车穿越回另一时空之后,并不知道他是怎样回来的,这也很可能成为会令观众出戏的一个裂缝。瑕不掩瑜,总而言之,这也是老顽童伍迪·艾伦最浪漫的一部电影了。
作者:蓝一
编辑:楚子芈
公众号:杞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