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肾气 降心火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07:07 被阅读252次

肾属水,时刻下流。心属火,日日上炎。

然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心火之阳却孕育着真阴之气,称之为“心气”。肾水之阴却孕育着真阳之气,称之为“肾气”;古人称从肾水中提炼出“肾气”为“伏虎”,称从心火中提炼出“心气”为“降龙”。肾水下流和心火上炎。

所谓的“肾水下流”,并不是肾水空间性地往“下面”流,而是指肾水向低层次演化、润下,例如乌黑的头发虽然在空间上是人体最高的位置,但也是肾水的滋阴润下的结果。同理,“心火上炎”,则是指“心火”影响高层次,例如造成思想意识的动荡。因此,“提肾气”就是从低层次能量结构中提取“肾气”,“降心火”是从高层次能量结构中提取“心气”。

肾水自然润下,肾水精华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和“经络系统”,在体内循环与身体结合,提供身体各部位生长发育的需求。

人体的“会阴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络循环的汇合点,是诸阴聚会之地,古称为“阴跷”。在这个地方,往前是男性生殖器,往后则通过尾闾走上大脑,古人称这个地方为“生死窍”。

意指的是:往前走,通过性生活消耗掉,自身逐渐衰落最后死亡,这是“顺生人”;往后打开尾闾,进入督脉,滋补身体各内脏和大脑,则是“逆为仙”。童身的人,“会阴”的肾水会自然沿督脉上行,补养心脑;普通人则多是在“性生活”中将肾水泄漏掉。

修炼的人,通过“提肾功”之类的功法,将“肾气”提炼出来。这部分“肾气”一旦提炼出来,自然就会上蒸,一旦碰到属性相反的“心气”则会结合形成“元精”,人体内多是这种自然结合的元精,补偿身体的亏耗。

而修炼的人,则用特定的方法将全身“元精”收入下丹田,或者让“肾气”和“心气”的结合,主要发生在下丹田,即主动将“肾气”贮存在下丹田,并引来“心气”进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形成“元精”。

从心肾中提炼真阳 降下真阴。“降心气”的过程,并不是把心火降服、折腾向下,而是从“心火”中提炼出真阴之气,这种真阴之气称为“心气”,一旦产生,就会自然下薰。就如同“肾气”产生后不用有意提,一产生就自然上蒸。

所谓的“提肾气”和“降心气”,指的是从心肾中提炼真阳、降下真阴,并非是后天意识控制的“提”和“降”,更不是空间的上和下。

那么什么时候练“提肾气”,什么时候练“降心气”呢?这就要结合宇宙的自然气运。

我们知道,所谓的子时,就是宇宙的“天气”、“地气”相交的结果,映射在人体内,“天气”对应“心气”,“地气”对应“肾气”,人本来就是大宇宙的一部分,天地交泰的时候,自然会带动体内心肾气机的交泰,这时候修炼事半功倍。而平时的时候,宇宙的天地二气也是在带动身体气机的,只不过其他时候,天地二气,或说心肾二气并未完全交泰,这时候就要后天进行修炼。子时以后,阳气不断上升,即心火不断旺盛,这时候,就需要多练“降心气”的功法;反之,午时以后,肾水不断阴沉,这时候,就要多练“提肾气”的功法。

相关文章

  • 提肾气 降心火

    肾属水,时刻下流。心属火,日日上炎。 然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心火之阳却孕育着真阴之气,称之为“心气”。肾水之阴却...

  • 初天麟:懂气机升降与五行就懂得中医治病的精髓

    初天麟/文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 在这...

  • 四圣心源:天人卷 —— 精神化生

    天人卷 | 精神化生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藏...

  •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第八章第一节 心是火脏,肾是水脏

    第八章 人体里面有个园,水火在中间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

  • 身体藏不住水液,责任在谁?

    都是肾的错。中医认为:“心主火,肾主水。心火旺,则引动相火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无以制约心火,而使心火更盛。”肾阴...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推论 肾水不升用肾气丸,心火不降用泻心汤,心火为心包相火,方法为降火,不是...

  • 悟医道真(二百五十三)

    由否转泰的具体过程反映在太阳篇的痞证里。 中焦是人体的半上半下之枢,心火的下交,肾水的上奉,肺气的肃降,肝气的生发...

  • 焦虑的后果

    焦虑会对我们有哪些伤害? 答:焦虑会导致心火旺,肾气不足。心火旺的表象就是呼吸急促,心绪不宁,心慌,心乱,思虑过多...

  • 五脏

    五脏五音养生法:嘘音能够疏泄肝郁,呵音可以降心火,呼音可以运化脾胃,泗音能够降肺气,吹音能够强肾水,嘻音可以通三焦。​

  • 冬宜藏

    小雪节气提醒:冬藏,中医的话讲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藏,其实就是:少思则心火自降,寡欲则肾水自生。冬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肾气 降心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lr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