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读书散文
如何理解儒释道这三种哲学?

如何理解儒释道这三种哲学?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3-06-06 06:47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儒释道这三种哲学?

对于我本人来说,就是一个儒释道三者皆修的人,皆看皆阅皆接触和学习的人。在这里,我以拙笔分享些个人的经验。

我最终选择的是道。

且,现阶段的我只认道。

意义不需要追求,活着便是意义,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到点了,该走就走。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所需要的并不复杂。

儒教也算了,那是为了社会运行提出的规则理念,我尊重它的价值。但从个人来讲,本质上这些东西关我屁事,我只是一个人,又不是社会本尊,我可以学习,但真没必要把自己放在那个框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一个社会。

只有道,才最适合我。人无非为名利二字,但名我不需要,没有什么意义,太虚,利我要但比普通人想要的少得多。既然如此,我何不顺势而为,做一颗浮尘,享受天地之广阔,时间的源远流长。为什么要追求什么人生意义,活着,活得下去便是生命的唯一意义。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社会规范中去,用给别人的道德枷锁,困住自己?

意义,朝内心求;秩序,朝内心求。向外求的利益不多,基本足够就行。剩余的一切,交给天地,交给自己的自由内心决定。

人生在世,对得起自己的心,是最大的幸福。这个儒家是给不了我的,释家给的对于我没什么帮助,道家可能最终给的东西不多,但确实对我有用,就已经足够了。

因此,我第一个放弃的是儒家(其实也不全然是放弃,也许说超脱更恰切一些)。

儒家的学说在我看来,不可取者远较可取者为多。即便是可取的一部分,也仅仅是一些常识性的道德教训,并无格外深刻独到的地方(像仁义一类的思想,其实并非儒家所独创,很多家,包括西方同时期的一些哲学派别,都有类似的理念。一个仁义的人,很可能并非儒家人士,比如在我看来,庄子、墨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就远比孔丘仁义得多)。实际上,儒家几千年来对中华的影响,负面效果远远大于正面效果,历史上儒家的门徒,往往以仁义道德之名,干尽鼠窃狗偷之事。就算在今天,那些倡导儒家的人里面,我敢断定也是势利小人远较正人君子为多。相比之下,反而是道家和墨家的人,更有个人的操守。

可以这么说,儒家学说中好的一部分,我们要么可以通过对生活的反思总结而得,要么可以在别的思想家的著作中寻见,它仅仅是一种世俗的经验常识,而非别开生面的哲学见解。而其学说中不好的一部分,则是一堆反人性的、悖于情理的生硬教条,行之对社会无益而有害。证诸史实,不难发现儒家是多么不近人情,其流布几千年的后果,是把国人的人格扭曲了,一个个嘴上冠冕堂皇,内心却虚伪世故。甚至连孔子本人,都是一个势利家。一个伪善者,他一生渴望做官,欲望出奇的大,生活极重形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秋冬要穿极讲究的皮制衣服,为一己之私杀少正卯,倡导父亲做坏事,儿子要隐瞒……无论思想还是行为,他都远远配不上圣人的名号。终其一生,他都不过是一个庸俗的文化人罢了。

我放弃儒家,一是我厌恶儒家门徒的虚伪势利,二是我发现儒家的道德境界并非我心中的终极追求。

然后我接触了佛家。佛家的教义是精深与奥妙的。很多方面我深表认同。但所谓轮回转生之类,我仍是觉得虚妄。(虽说修成佛可以不入轮回,但本质上,佛只是一个寂灭的象征而已。)

一世命等于万世命,我们对于生命的体验,有且仅有一世,但一世已然足够了。轮回假使真的存在,对这一世的我而言依旧毫无意义。人要么立刻得救,要么永不得救。那些寄望来生的人,不过是无自救之能罢了。

实际上,佛家的精髓,全在一个空字,人能悟得此字,便得佛理之太半了。然此种纯然的心理境界,于我还远远不够。

最后我找到了道家。

道家最大的特点,乃是倡导身心的自然。本质上,道家没有任何的清规戒律。它只要人自由、逍遥,以及实现生命最终的和谐、自然与平静。也即是天人合一。

道家是讲此世的,它不像其他宗教思想把得救的希望寄托于虚幻的彼世。道家是靠自己的,它相信只有凭借自身的超然才能脱离这碌碌的凡尘,遨游于万里高天之上。人不自渡,则无人可渡,只有自己作为自己生命的主宰,无所向外界凭借,才能悠然自得,臻至逍遥无待之境。

这些都与我的许多想法不谋而合。且我看遍【也没完全看遍,这里有些夸张了,狗头一下,吹牛逼了】几乎古今中外的主要哲学著作,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子是对世界本质认识得最透彻的人。而庄子在人类历史上,对生命的态度是最超然的,当然,也可以说他是最逍遥、最快乐的人。他完全不执着于生死,所以实现了生命终极的超越。

而一切讲来世的宗教,恕我讲一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本质上都是怕死。

很荒谬吧?但实情就是如此。

很多人误以为道家消极,其实道家一点也不消极。真正的道家人,无不能力超群,智慧卓绝,既可恬然静退,亦可叱咤风云(功名富贵,不是他们不能,而是他们不屑)。某种意义上,诸子百家中,能做到与天地并而为三的,唯有道家人士。

有些人提到,儒释道的思想里面,都有一个“道"字。

然而三者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儒家的“道”,是世俗之道。

佛家的“道”,是解脱之道。

道家的“道”,是自然之道。

三者对比,儒家的道最小。

佛家的次之。

道家的最大。

因为自然之道,包含了解脱之道。

我追求的,是最后一个道。

所以,我最终选择了道家。

最后的最后:

有些人说,可以把儒释道、乃至基督教这些宗教通通融合起来,甚至有的人说随着历史发展,儒释道三家已然合而为一。对此,我不能苟同。

儒释道三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相参照,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就是儒家,佛家就是佛家,道家就是道家。这点永远不可能改变。(世人当中,有人说王阳明把儒释道融合了,其实王阳明本人就亲自讲过,他的学说与佛道两家的主张完全不同,阳明心学是立根于儒家之上的,至始至终都没有跳出儒学那一套。就算那著名的“天泉四句教 ",其本质还是基于道德立场的格物致知。后世把他过分的神话了。记得,我曾经读《传习录》的时候,就替他惋惜,因为他的学说分明可以走得更远,却非要把自己套在儒家的篱藩里,什么都要从四书五经上去找根据找解释,最终把自己极大的禁锢了。)

一个兼修者,随着对三家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加深,必然要有所取舍。

也就是说,最终必然会选择自己最认同的那一家。而且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证道。(比如苏东坡早年有志于儒,晚年醒悟,归于佛道。然他悟得还不够彻底,所以于佛于道都没有太大的成就。)

如果让各家思想一直在内心杂糅交战,只会让自己摇摆不定,造成许多毫无意义的内耗。(那些宣扬三家同一者,都是三家中一家都不入流的人,雾里看花,分不出嫣红姹紫。他们毕其一生,终将是尘奔利走之辈,自以为有所悟,其实一无所得。)

其实,我曾经也一度认为,各种思想与宗教的创基者,因为都具有无比的智慧,境界上是趋于一致的。

但我现在觉得并非如此。老子,释迦摩尼,耶和华(姑且把他作为基督教的代表吧),穆罕默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这些人,除了前两个有些接近以外,整体还是大有区别的。

因为,佛教不管是在文化智慧理念上,还是组织教员中,都跟老子的文化智慧理念引用又以此建立起来的道教体系,都存在着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且,菩提祖师的最终身份是类于一个“无上道”的化身,“无上道”是什么?在道教体系中的述说,就是老子,老子就是世间“道”的化身!从这点来探,再结合菩提祖师相当浓重的道教意识,或可由是断定菩提祖师这个“无上道“的化身,其实就是老子其人。因此,释迦摩尼佛祖就是道家鼻祖老子的弟子。因而,老子和释迦摩尼有相似之处,非常接近。

然而,他们每个人走的,是全然不同的路。这些路的终点是不一样的,并非殊途而同归。

不过有句话这样说过:佛道本同源,相煎又何太急呢?对不?

也许可以这样譬喻:

他们都站在乌云之上,看到了光明灿烂的太阳。

也不乏少数,能站在太阳之外,看到广袤深邃的宇宙。

但只有一两个,能站在宇宙之外,洞鉴世间的万事万物。

在同等的层次,可以互相融合参照。

不在同等的层次,便没有融合参照的意义。

而至于一个人能达到何等的层次,就得看Ta的天分与悟性了,而Ta人无能为力。

相关文章

  •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觉醒科学,这个叫法很新奇。 儒释道,可以理解为哲学。科学是应用和实践。 哲学,决定方向还是经济? 心理学是哲学的一...

  • 学易之前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易学概念

    在学习易经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几个概念,中国本土哲学体系的基石是阴阳五行,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且儒释道本就...

  • 关于儒释道的一些自我理解

    接触儒释道文化多年,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理解。很多人学习儒释道文化但是却不学习易经文化,导致精神错乱。要么不...

  • 你看到是“真相”吗?

    从心理学到哲学,从哲学到儒释道,再到克里希那穆提。读懂了痛苦的源起,又是如何影响自己的。 在心理学中,你会找到情绪...

  • 儒释道

    群雁见青蒲,林泉隐小儒。 落英袭慧剑,枯叶卷尘拂。 坡外撷红槿,山中采绿竹。 遥观涯静女,情比碧波淑。

  • 儒释道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

  • 儒释道

    近日有感:儒家入世,内圣的目的是外王,非我所愿;佛家出世,与红尘划清界限,亦非我所愿;道家庄子讲“间事”,一脚出,...

  • 儒释道

    人生之三大问题,习性,情绪,欲望,儒者立习性,释者治情绪,道者化欲望。

  • 儒释道

    儒、佛、道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学...

  • 儒释道

    儒家,随波逐流。佛家,超脱俗世。道家,道法自然。我觉得,如家就是世俗现状,追名逐利。佛家,已经变味了,一心向佛,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儒释道这三种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ob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