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98592:卫灵公第十五》

898592:卫灵公第十五》

作者: 周方云53 | 来源:发表于2022-04-08 20:45 被阅读0次

【三期班《论语》学精讲18】打卡

姓名:

日期:2022年4月8 日

次数:36

【学习感悟】

(描述本讲体悟)

《卫灵公第十五》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宇宙是一粒米,地球算什么,若把生死的修正放在第一位。为国为民是很正常的。当看三千里的地方,眼前的灰尘就会成为障碍。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天性中,贪嗔痴慢疑是人的天性,也有追求道德天性,很多人只是发挥了色的天性,而不是发挥好道的天性。 当磬声响起,道心升起了,那么庄严的地方的修行的地方,一个人要修行道心,而非人心。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知道人品好而不用,不是一个好人。要远小人用贤人。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宽,远离怨气,学习不是为了要求别人而是修行自己。学传统文化要照自己,而不是照别人,苛求别人。做不到的不要说。学而时习之,学习要做,自己做到了,才是真的好。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学生就是不提问题,不思考的学生,也不知道怎么教,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做。作为学生要带着热情去问,去求取。要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前进的动力,思想深度要提高,这样更有利于提高。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聚在一起总是瓜田李下,这样的人教育起来很难,年轻人提问的问题似乎宫廷内斗戏的问题,一个人的能量过硬的本事学到,到那里都很扎得住根。

大智慧,德行,品质才是境界。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内在道义,外在有礼,谦卑,诚信,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真正的君子不担心能力,而担心自己不了解自己。要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都去解决,而不是通过搞关系,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自己的名声与实力是否相符合。

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遇到问题都反思自己,而小人是在别人身上找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师、学生,每一个中国都反思,国家变好指日可待。只会怨怒别人也会烦恼,伟大的国家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如果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负责任,国家的兴旺在即。

每一个国家领导人通过每一个平凡的人来体现,国家想变好,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拉帮结派。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以言举人,毛泽东的天赋,周恩来的风度,王明的嘴巴,嘴巴说的好,但是脱离实际,遇到夸夸其谈的人要警惕,不要以此作为能力的标志。

不要因为曾经犯过错误,就认为每一句话都错了。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全世界人际交往法则,伏尔泰认为不可思议,西方的文艺复兴受东方的影响。凡事自己不想做的事,都不要强加于人。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赞美经过检验的人,都是行道和弘道的人。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能说会道的人,大都德行不太好,一个人的修为体现在内在德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巧言令色,伶牙俐齿将来会有大祸。该自己说的时候说的精彩,不该自己说的时候没有了。

庄子:呆若木鸡。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语言的敏锐,压制别人会招祸。巧言乱德,真正的本事在实干。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就是定力。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全都说好要警惕,全都说坏,也要警惕。 全都说好,是单位的环境。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再好的文化也要人来发扬,博大精深的佛学在印度为什么消亡,不能弘道再好的文化也会消亡。不要说天真的话,要激励后世子孙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的子孙,要有责任心。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犯错正常,犯错不更改是错误。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空想无意义,只有学、行、实践才可行。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谋道,耕者不一定能吃饱饭,如果学有能力了,真才实学给社会创造贡献了,吃穿也不是问题了。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一个人只懂得术,而不懂得道,名利再多,虽然会得到,但是也会失去。赚的钱如果不符合道,怎么来就会怎么去。

财富有德行但是很张狂也不会长久,一个人德行好,待人接物也不一定好。做人方面的不周全。方法+德行+待人接物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不一定懂得小事,细枝末节等等术,但是教化万民可以。

小人不可大受,可小之。

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仁义道德就象水火一样,老百姓只追求眼前的利益。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一个人在仁义道德面前,老师说错了,也不听,以道为尊,而不产生对某个人的崇拜。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先做事,再谈工资,有足够的身份给别人创造价值,才有资格谈价值。

身价在哪里,价值就在那里。

【今日自省】:

(描述如何力行,如:教育孩子,和睦家人,诚信待人等)

1.      传统文化要先修自己。

2.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定力。拿的住,稳得住,否则一事无成。要有内敛。

4.命运的改变不是在向别人诉苦能改变的,要学习本事。

5.不对老师产生盲目的崇拜。

感恩老师传道解惑

感恩学友彼此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98592:卫灵公第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tu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