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不创业?

作者: 茶者子澄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11:40 被阅读0次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论语•微子第十八》)

            孔老夫子可谓一言不合,转身就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而,孔子一身才华,却只是终身寻求“被用”。“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第十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他大半生奔走于列国,求见各国国君,希望能够辅助国君,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甚至连名声狼籍的南子,他也愿意见,连叛乱的陪臣公山弗扰、佛肸召见,他也愿意去。

            但是孔子最终还是没能得应有的重用,没能施展才能实现理想,只能回到家乡,整理文献。

            那么,孔子既然有大才,又有一帮非凡的弟子,他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呢?

            这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

            在主观方面,孔子没有自己创业的意愿。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而孔子的理想,正是要恢复礼乐,也就是要恢复社会秩序。而创业则名不正言不顺,严重地破坏社会秩序,正与孔子的理想背道而驰。

            而在客观方面,当时虽然礼崩乐坏,但社会阶层的分别依然是非常明确的,尊卑贵贱的血统传承,在人们心目中是天经地义的。虽然“弑君三十六”,但弑来弑去,当国君的还是得有国君的血统。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有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家代齐之事,那也是公卿经过很多代人的渗透积累才完成的。孔子是士阶层,做官“从大夫之后”已是他社会阶层的天花板。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要破这个天花板,基本上是无法成功的。所以,即使孔子有天纵之圣,子路如何孔武有力,子贡如何足智多谋,孔子也是没有自己创业的客观条件的。

            于是,孔子虽然洁身自好,也只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而不能自己创立一个理想之邦。偶尔,他也会感叹一下“道之不行,乘桴浮于海”, 乃至说“欲居九夷”。当然,他最终没有象长沮、桀溺等人那样去隐居,因为他对天下苍生心怀悲悯,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累累若丧家之狗而不辞。

            只有到了秦末,陈胜才石破天惊地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了刘邦、朱元璋等的自主创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为什么不创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ol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