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内容是语文教师如何彰显语文意识。走是初次接触对于语文意识很模糊,还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它的含义。原文中解释语文意识是引用大文豪歌德说过话:“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简而言之,文中所以说的语文意识主要指的就是语文的形式。这个语文形式对大多数来说是一个秘密,意味着大数人在教语文的时候并不知道语文到底是怎么回事。语文在你我的面前不成其为语文,它只是内容。举例子说明:
一年级有一篇文章《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浅显易懂但又非常有趣的儿歌,一位语文老师是如下这样教学的:
师:小朋友们,雪地里有哪些画家呀?
生:有小鸡、小鸭、小狗,还有小马。
师:小鸡干什么呢?
生:小鸡画竹叶呢。
师:小狗呢?
生:画梅花。
师:小鸭呢?
生:画枫叶。
师:小马呢?
生:画月牙。
师:画得像不像啊?
生:画得很像。
师: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小画家呢?
生:因为他们本事特别大,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课文学完了!
从这个教学过程来看老师指向的全是内容,所谓的语文意识连一个影都找不到。而从语文意识方面来看,文章中小动物以及它们所画的形状是一一对应的,不能颠倒混乱,每种动物画出来的画都有他自身的特点在其中。并且整个儿歌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因为儿歌是歌,歌是用来唱的,用来吟的,是押韵的,读起来才朗朗上口。所以不要以为儿歌很简单,其实仔细琢磨,儿歌很不简单,简单的是它的内容,不简单的是它的语文形式。
语文意识你懂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