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第三十三天
小马洗完热水澡,从卫生间出来,妻子躺在自己的电脑椅上,旁边开着电风扇。
妻子看到小马出来,说:“今天,有点热,开着电风扇。”
小马说:“我也感觉到了。”
妻子说:“昨天,看你眼睛有点红,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小马说:“大概是,昨天凌晨,工作结束后,没有睡觉,还一直在玩手机,熬夜伤肝,肝主眼睛,还有筋脉,肝受损,眼睛也跟着出了点问题。”
妻子问:“你怎么知道?”
小马说:“《黄帝内经》,这本书里说的啊!”
妻子说:“我又没见过你,完整地读过《黄帝内经》。”
小马说:“我是没有,完整地读过《黄帝内经》,但是,我读过厚朴堂堂主,对《黄帝内经》的解读啊!”
妻子问:“厚朴堂堂主是谁?”
小马说:“是一个有名的医生,也是一位作家,名字叫啥,我现在,还真是忘记了!”
妻子说:“那你昨晚的直播,有啥感受嘛?”
小马说:“昨晚,是直播的第25天,感受大概有3点,主要是3个,印象深刻的人。”
妻子问:“第一个人,是谁呢?”
小马说:“第一个人,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坐标显示的是唐山,聊了阅读和写作,她还说,只要我坚持写小说,就一定会成功。”
妻子说:“可是,你写的不是小说啊!”
小马说:“我知道,我写的,其实是,把每天的直播经历,融入了故事当中嘛!”
妻子说:“恩,是的,就像咱们这样的对话。”
小马说:“是啊!交流,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啊!”
妻子说:“第二个人,是什么样的呢?”
小马说:“第二个人,是一个年轻男孩子,主要聊的是书。”
妻子说:“聊的是,谁的书?”
小马说:“他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余华,余华的书里,他最喜欢的是《许三观卖血记》。”
妻子问:“他最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马说:“他说,他从这本书里,感受到了,余华文笔的锋利,对于那个时代的现象,表达了余华深刻的理解,还有通过非常打动人的方式,让没有亲眼目睹那个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妻子问:“他还有,提到余华其他的书吗?”
小马说:“还提到了《活着》和《兄弟》。”
妻子问:“他对《活着》,有什么感受?”
小马说:“他对《活着》,没有太大的感受。”
妻子问:“为什么呢?”
小马笑着说:“他说,可能因为,他从小生活的很幸福,所以,对余华的《活着》,没有太深的感受。哦,对了,还有一点,可以证明,他的童年,比较幸福。”
妻子说:“哪一点呢?”
小马说:“他说,他童年的时候,读过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书,他记得舒克贝塔,还有皮皮鲁鲁西西历险记。”
妻子说:“看来,他真的有个幸福的童年啊,很少有家长,能够想到,让孩子看童话故事书的啊!”
小马说:“是啊!”
妻子说:“我记得,你是到2022年,才开始阅读郑渊洁老师的书,是吧?”
小马说:“是的!第一本,就是《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因为,写得太好了,就把郑渊洁老师的书,大部分都读了。”
妻子说:“是不是可以说,你的童年,是从2022年开始的呢,也是从这一年起,你开始找回自己的想象力。”
小马说:“是啊!”
妻子说:“还记得吗?”
小马说:“记得什么?”
妻子说:“记得,我们对未来社会的,一个判断。”
小马说:“是什么?”
妻子说:“未来社会,体力劳动,价值不大,大部分都由机器取代了;脑力劳动,分为两种,重复性的脑力劳动,还有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前者价值不大,后者价值大。”
小马说:“是不是,可以再完善一点。”
妻子说:“如何完善呢?”
小马说:“重复性的劳动,价值不大了,体力和脑力劳动,都是这样,因为,机器可以取代;创造性的劳动,价值大,体力和脑力脑袋,都是这样,因为,机器无法取代。”
妻子说:“你这样一说,还真是这样了。”
小马说:“看,这就是交流的好处吧?把我们的思考,改善了。”
妻子说:“对,是的,那第三个人,是什么样的呢?”
小马说:“第三个人,就是那种,我一直想要远离的人。”
妻子说:“什么样的人,你会远离呢?”
小马说:“像李笑来老师说的那样。第一,吹牛,拿没实现的事情,说自己多牛逼,要是当年怎么怎样,现在怎么怎么样;第二,抱怨,抱怨这不好,那不好,想要做一件事情,就说晚了,竞争压力大了,他却不去反思,是自己能力不行。”
妻子说:“恩,对,是应该远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