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的求赎》

作者: 青枫蒲 | 来源:发表于2017-07-11 23:30 被阅读0次

《对生活的求赎》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战铁幕即将退去,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来说,有深刻的记忆,也有诸多的感慨。几年过去了,经历过生活中的各种颠簸和劳苦,如今从旁观者来审视一下高考,颇多意味。我没打算去剖析自己如何失败等等之类,我想要透过高考来求解一个对生活有着无尽求赎的故事历程。

前几天,我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个颇为感人的高考故事。这是一个考了648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录取的考生,他写的一封给清华的招生办老师的信《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迅速火遍朋友圈,原因正是这位考取高分的考生,是一个身患重病的不幸孩子,他给清华的老师写信,就是请求清华能够为他和母亲单独腾出一间“陋室”,让母亲照顾自己的生活不便,以让自己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说实话,我刚刚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眼角瞬间是些许泪目的!真的很感动,因为他在家境如此贫寒、身体如此残疾和不幸丧父的单亲家庭的条件下,毅然考取了高分的优异成绩,没有辜负十几年如一日对母亲的伟大回报,能经历这样的生活,不得不让你汗颜和佩服地五体投地。

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考生呢?从他写的信中得知: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小时候爸妈带他四处奔波求医,更不幸的是父亲后来患上不治之病而后离世,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悲痛欲绝但依然不放弃对他的照顾,继续四处求医,但是病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严重,最后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靠着母亲的背和双肩上下学......

无法想像就是这样一个失去父亲的单亲家庭,仅靠母亲一人的微薄收入,怎么去维持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的成长的真实生活。但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东西,在现实的世界中确实真真切切地存在,似乎它们的存在,触碰到我们内心深处所能够接受的红线,那条红线就是,是什么让这样的生活得以支撑??

以前的我,对生活也没多少领悟能力,也没有耐性去理解别人所经历的事情。但人总是会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处在如今的这个时刻,多多少少还是能够去用心领悟一下真实的生活,以及更加有强烈之心去感受那些被生活压迫和摧残的人们,不屈服于生活,对生活有着强烈求赎的他们,确实是我们一直需要去用心感悟和学习的。

艰难困苦如此位考生,出生在贫困不堪,艰难困苦的家庭之中,在受尽残疾的身体的无尽折磨之后,心怀着活下去的信心,执于对生活的向往,愈加奋而求勇,坚韧不拔,砥砺前行,就是要通过对磨难的蔑视,完成对生活的求赎,因此,当他能够把一切磨难都踩在脚下的时候,你就可以想象得到,区区的一场高考,在平凡的我们看来辛苦的高中学习,又怎么会成为他的拦路虎呢?而高考又是一场改变个人的重要考试,更加坚定了他的内心,即使身残,但志坚定。

在《病隙碎笔》中,史铁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自我描述: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看似调侃的言语之中,足以见证他面对生活和人生的傲气。在他一生的历程中,有四十多年的生命处在病痛和折磨中,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他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正是对病痛磨难的傲视和对生活的不屈服,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丰碑,留给后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人生。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不被生活所压迫和妥协,终将会完成对生活的求赎!

附件

《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

  我叫魏祥,男,汉族,现年19岁,家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定西一中高三毕业生。

  本人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爸爸妈妈在我半岁、两岁定时先后奔赴定西市医院、西安西京医院,寻求专家为我手术治疗疾病,但两次手术病情均未见好转,身体残疾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身患不治之症,医治无效于2005年去世,留下年幼无知身体残疾的我和年轻无助的妈妈。

  坚强伟大的妈妈在悲痛欲绝的日子里,不但没有放弃过对我细心无微的照顾,反而更加疼爱我,竭尽全力为我付出,并省吃俭用,除供我上学之外,她将少得可怜的工资多一分都舍不得花积攒下来,为我治病。

  于2008年6月,妈妈再次背着我踏上了北去的火车,寻求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我实施第三次手术治疗。1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我和妈妈相依为命,身心深受煎熬,我的身体几经折磨,痛不欲生,妈妈的精神濒临奔溃,孤零零的她没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撑,可怜无比,更使我再次深感妈妈的艰辛不易与伟大。

  可是不争气的我,3次手术都未能改善我的身体状况,残疾依旧,且随着年龄增长残疾日趋严重。

  钢铁般坚强的妈妈,擦干了眼泪,一如既往,风雨无阻背我上学。从小学中学到高中,12年如一日,妈妈的背影穿梭于小学中学到高中的大街小巷、校门、教室,好像她从来不知疲倦;12年的妈妈不仅仅是一名医院上班的护士,更是一位残疾少年求学路上的陪读者,守护神;12年的妈妈身教残儿志不残,历尽沧桑终不悔;12年的我竭尽全力,克服身体残障,刻苦求学,完成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今日以648的高考成绩,给了我深爱的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同时也给了不断关心呵护我,鼓励我,培养我的各阶段的恩师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今有幸遇见举世闻名的清华大学老师,且有意备录我圆大学之梦,得此喜讯,我母子俩狂喜之余,又新添愁云,由于我的身体原因,无论我走到哪里,这辈子都离不开亲人的随身陪护,以照顾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妈妈为了陪我上学无奈放弃工作,仅有的经济来源将要斩断……在此,我恳切希望贵校在接纳我的同时,能够给我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仅供我娘儿俩济(栖)身而已,学生我将万分万分感谢!!

清华招生办回复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亲爱的魏祥同学:

  见字如面。

  首先恭喜你即将来到清华大学,继续你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你写给清华大学的文章《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相信你早已具备了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我们代表清华园欢迎来自甘肃定西的你!

  《繁星·春水》中有这样一首小诗:“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想来这句话应该符合你的童年记忆吧。在梦一般的年华里,却要承受含泪的记忆,这泪水不包含欢喜,不代表留恋。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你说“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我和妈妈相依为命,身心深受煎熬,我的身体几经折磨,痛不欲生,妈妈的精神濒临崩溃,孤零零的她没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撑,可怜无比。”只言片语,我们知晓你母亲道阻且长的育子之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你作为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歉疚。但正如你所说,今日以高分佳绩考入清华,就是给了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

  邱勇校长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说:“我是1983年进入清华的。我知道,无论那时还是现在,能够来到清华上学都是不容易的,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同样,对于你来说,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相信清华,相信这个园子里的每一位师生,因为我们都在为一种莫名的东西付出,我想这应该就是情怀。党委书记陈旭老师也曾寄语自强计划的学生:“自强就要做到自主,大学能收获什么取决于自己怎么去努力。”所以也请你相信自己,可以在清华园里找到热爱,追求卓越。

  读到你的来信后,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老师在该微信文章下留言道“魏祥同学已经报考我校。我校老师已经与他取得联系,为他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助!清华不会让任何一位优秀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确实,清华大学多有与你有同样经历的学子,在家庭经济与身体因素的双重压力下,依然奋发图强。他们或携笔从戎,守护家国平安;或回馈基层,在公益组织中施展才能;或致知穷理,一举夺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殊荣......

  现在,你的情况受到了清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昨天深夜,邱勇校长专门打来电话,关心你的录取情况和入校后的生活安排情况;陈旭老师也请学生部门第一时间对接,妥善安排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也极力配合,在你被确认录取后会立刻开始资助。清华大学多位校友也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提出资助和协助你治疗的意愿,后续学校相关部门都会跟进落实。请你相信,校内外有足够多的支持,清华不会错过任何一位优秀学子!

  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无论是生活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 与“情” 相伴。相信未来的你,也会和活跃在各领域的清华学子们一样,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

  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魏祥同学和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关注和关心。在此,我们想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7年6月27日            

《对生活的求赎》

相关文章

  • 《对生活的求赎》

    《对生活的求赎》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战铁幕即将退去,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来说,有深刻的记忆,也有诸多的感慨。几年过去了...

  • 肖申克的求赎

    肖申克的救赎 “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thing.”,这句话就是...

  • 求对求对

    (见图突发感想,写了4小句,求文人雅士对一下,四句押iu韵,均有秀字,求对。) 天湛蓝,云纱绣, 黄花却把佳人诱。...

  • 父母成长加油站幸福女人读书会读书笔记(四)“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1.我如何理解“求”的状态。 以前所理解的“求”就是对生活有“求”,对别人有“求”,对世间一切都有“求”。“无求”...

  • 慢读圣经 利未记 第七章

    祭司对赎愆祭的权利 7:1“赎愆祭的条例乃是如此,这祭是至圣的。 7:2人在那里宰燔祭牲,也要在那里宰赎愆祭牲。其...

  • 罪过的人得不到求赎。

    又是在家躺了一天的我。 鱼缸的水,流淌的声音让人烦。 或许我可以活得好一点。 去外面玩玩? 算了,又下雨了。 好冷...

  • 一个类风湿患者的求赎

    晚上做梦,我要被枪毙了,因为我误杀了人,我看到孩子在哭泣,父母在哀伤。 我写下遗书,交待我的银行密码。 醒来后静悄...

  • 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富兰克林说“别花大价钱买个口哨回来”——晨读小

    上次说布瑞林夫人丈夫私通让她很苦闷,于是找富兰克林求安慰。 富兰克林安慰她要宽容,宽容是最好的惩罚;不给犯错的人赎...

  • 梦里的诗歌

    求赎 我的宠爱 伴我身旁 梦系天涯 奢望 我的蜜恋 来我怀抱 忘去远航 期盼 我的情郎 送我春花 深醉琴瑟 夙愿 ...

  • 求对

    偶得, 在下高高在上 求下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生活的求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dv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