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花开四射文艺天下
足厥阴之筋、手太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

足厥阴之筋、手太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3-19 17:16 被阅读0次

    足厥阴之筋、手太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足厥阴经的经筋,发于足大趾的上方,上行结聚在内踝的前部,再向上沿着胫骨结聚于内侧辅骨之下,又沿着大腿根部的内侧上行结聚于前阴,并联络足三阴及足阳明各经的经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足厥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牵引内踝前部疼痛,内侧辅骨处也感到疼痛,腿的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发挥作用,如果房劳过度耗伤了阴精,就会发生阳痿不举。伤于寒邪就会发生阴器内缩,伤于热邪则出现阴器挺长不收治疗本病应采用利水渗湿及清化湿热的方法调节厥阴经之气;

    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秋痹也。对于疼痛转筋一类的疾患,应采用燔针(即火针),用速刺疾出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称为季秋痹。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手太阳经的经筋,发于手小指的上部,结聚于手腕,沿前臂内侧上行,结聚于肘内高骨的后边。如果用手指弹拨此处的筋,酸麻的感觉能反映到小指上,再上行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分支,向后行至腋窝的后缘,上绕肩胛,沿颈部行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结聚在耳后的完骨;由此又分出一条支筋,进入耳中;它的直行部分,从耳出,上行,又向下结聚于腮部,再折上行,连属外眼角。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手太阳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手小指掣引肘内高骨后缘疼痛,沿手臂侧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的部位,都感到疼痛,环绕肩胛并牵引到颈部也发生疼痛,并出现耳中鸣响疼痛,同时牵引颔部、眼部,眼睛闭合后,须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清物体,恢复视力。

    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名曰仲夏痹也。颈筋拘急时,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寒热发生于颈部的,应使用燔针(火针),用速刺急出的手法针刺,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刺后颈肿不消退的,可改用锐利的针刺之。这种疾病称为仲夏痹。

    (原文)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名曰仲夏痹也。

    今天学习了足厥阴之筋、手太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足厥阴之筋、手太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fp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