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网络上的“圈地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经过一些时段的折腾,对圈子的新鲜感似乎已经过去,现在基本上趋于平静,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从网络上的“朋友圈子”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子”。此圈子非彼圈子。应该说,我们的朋友圈子是在时刻变动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经说过一句极为精彩的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不变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然,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也没有永恒的利益,只有永恒的策略)。
的确,当彼此利益相互冲突时,朋友立马就会成为敌人;而当生死攸关时,即使是敌人也会暂时同舟共济共挽危局。也有人说,不同的生活层面就会有不同的朋友圈子。这话其实也不错,譬如,我在中学工作的时候,就交不到在大学教书的朋友;而当我在大学教书时,那些在中学工作的朋友就一个个离我而去。不是我不珍惜朋友之情,而是环境使然,经常不联系的朋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变得陌生,两个几年不见面的曾经的好朋友往往在见面后的半个小时内彼此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因此,距离产生不了美更产生不了朋友情谊,只能产生遗忘和陌生。
另外,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朋友圈子也许是个“滤子集”(Filter),随着(算法)迭代的递进,随时会有新的元素补充进去,也随时会有旧的元素被剔除出来。比如我读研时的一个老乡兼同学现在广州某大学科研处任处长,07年12月我去华南师大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给他打电话想求见他一下而不能,这说明我已经从他的朋友圈子里剔除了出去。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羡慕着“管鲍之交”,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谁来做鲍叔牙?做管子容易而做鲍子则很难,或者说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谓的“苟富贵,无相忘”,只不过是已经发达了的朋友心血来潮时对昔日患难之交一种居高临下的虚假抚慰,如此而已。
苏东坡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朋友之道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往往有过因误会或无心之失而痛失朋友的痛苦经历。事实上,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我们往往不经意处就得罪了一个朋友继而失去了这个朋友。或许真的是人性的固有弱点在作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要做到国文兄所说的“亲而不密,远而不疏”实在是很困难的。也正如曹大侠所说:“生活中我主张可以适度地‘以德报怨’,不过实践证明,某人一旦与你发生矛盾,哪怕不是你的问题,就算你‘以德报怨’也未必凑效,所以生活中但求心安即可!”说得好!古人也说过类似的话:岂可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因此,交朋处友还是一切随缘的好,强扭的瓜不甜,不要强求跟人交朋友。缘来则聚,缘去则分,他日相逢休再问,各随缘分到天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