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社会热点
不同政治哲学观下的“川金会”

不同政治哲学观下的“川金会”

作者: 秀峰_libertarian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23:50 被阅读606次

2018年6月12日,历史上首次美国现任总统与朝鲜领导人的最高会晤在新加坡如期顺利举行。当日下午两点,在四个多小时峰会之后,二位最高国家领导人川普与金正恩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峰会破冰了73年的美朝关系,而联合声明将有望建立“新型美朝关系”。

本次最高层会晤究竟会对朝美、对半岛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对《联合声明》的看法,两日来不同的媒体、政界及评论人士莫衷一是,褒贬不一——除了对会议的“如期顺利举行”及造成的轰动媒体效应的一致意见外。

其实,又不同看法完全正常,而看法一致就不符合常理了——正如都能猜想到的朝鲜国内肯定是一如既往地齐声“伟大胜利!领袖圣明!”。在正常国度内,这些不同声音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今天是看正常国度对“川金会”效果的不同评价,并分析背后评价人不同的政治哲学立场的。应该说美国应该算是正常国家的代表了,且是故事主角,本文基本上以美帝做背景分析了,其他正常及准正常国家可以类推。至于欧陆版的保守主义及自由主义和美版的区别,因不影响整体分析且有着融合趋势,就另外细说了。

首先晒上一副本人新鲜出炉的政治光谱图:

这幅图是本人在多年的学习、观察和思考下对主流的政治光谱图(见下图)所作的修正,并参照了哈耶克在《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中的描述:人们一般就上述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三方的相对立场所给出的图景,与其说是厘清了他们间的真正关系,不如说是更加掩盖了他们间的真正关系。人们通常都将他们三方的不同立场置于一条水平线上加以理解:社会主义者在左端,保守主义者在右端,而自由主义者则在中间的某个位置上。这种图景可以说造成了最大的误导。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图解,较为恰当的做法乃是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他们间的关系。

而且我这里,并没有把自由意志主义放在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中间偏上的一个点,而是放在最右上边,这样与别人可能看到或想到的锐角三角形就变成了钝角三角形。

�]

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详述不同政治哲学观下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不同观点和诉求,而聚焦主题,着重于对国防安全的看法。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sm

又名自由至上主义或右翼自由主义。说实话,自由意志主义者无论在西方皿煮国家还是其它类型政体的国家,都属少数,因为历来最纯粹而非中庸的价值观持有者都相对稀少,毕竟大部分人不想“标新立异”。但记住“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我把此观点放在首位去讲。

自由意志主义者一贯追求自由自愿及免干预的市场及社会,所以由此基本推导出他们针对国防安全的看法:

首先,自由意志主义者是完全的和平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市场”和“交易”是人与人、国与国相处的最佳方式,而不是侵犯。侵犯别人自由和产权的战争,对侵犯者来说不义,长时期对双方都不利。

其次,国防作为公共产品,未必由政府来解决或完全由政府解决,因为市场有可能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虽然正面例子不多,但大家可研究一下瑞士400年来的国防,了解其在战乱频仍的欧陆无战事的成因、国防支出、具体模式及效果,也许会有一些启发;而另一方面,国防支出大,穷兵黩武,却未必安全得了,这方面古今中外的事例比比皆是。

再次,基于非侵害及对等惩罚的观念,其对国防的诉求是对实质被侵犯所采取的被动防卫对抗,或是在确切感觉到即时的被侵犯危险时采取恰当的防卫预防,而不会采取过当防卫及前摄打击(proactive,先发制人)的打击。另外考虑到侵犯主体,讲究精准打击而避免“附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在现代战争大规模杀伤武器大范围使用时,尤为如此。

第四,认为安全防卫是自己的事儿,国防即是本国的事务。个人不能把这个责任推卸给他人,某国亦不能将此责任推给他国(两种情况不算,一是类似于北约组织的共同防御,二是以市场机制购买国防服务,如古代小城邦请的国防雇佣军)。而反过来,国家也没有对其他国家的国防义务,除非对方的国防问题后果会殃及本国且没有更好的手段予以解决。所以,美国(严格地说,是美国人民或纳税人)没有义务花自己的钱,牺牲自己人民的生命,去保卫其它不相干的国家(这里不相干指的是在国防后果上,如50年代初北朝鲜把南韩给灭了,也不会实质上给美国带来即时和明显的安全隐患)。正因为如此,自由意志主义者对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对无辜者所造成的伤害耿耿于怀,对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生产及使用大部分人均持谨慎保留态度。

因以上观点,自由意志主义者对美国在二战后主导国际秩序的国防实务颇有微词,对韩战、越战、攻打伊拉克和利比亚及对几个中美洲国家的军事干预也抨击不断,对国防经费达到天文数字且节节攀升也屡有批评——因为美国纳税人的钱很多用在了他国的国防安全上。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绥靖主义或孤立主义的变种吗?可能有些地方像是那回事儿,但如果根子上把握“即时的”和“明确的”威胁,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国防合作协作或“交易”为先,与绥靖主义或孤立主义还是有所区别的。至少在哲学层面是这样,而现实策略层面上,也部分会与保守主义者(而不是左翼自由主义者)的思路折衷,这也是本人秉持的观点。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也许是各国的)自由意志主义者对“川金会”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持乐观态度的(原因可以对照以上几条逐条分析)。典型的如自由意志主义旗帜人物荣·保罗(Ron Paul, 美国政治家、作家,曾任德州议员,曾先后以自由意志主义党和共和党身份参加过美国总统竞选)撰文预测“川金新加坡峰会影响有如戈尔巴乔夫和里根雷克雅未克峰会”。以下为该文节选:

新保守主义者要求朝鲜首先放弃所有筹码,以换取与美国改进关系的模糊承诺。然而在后利比亚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认真的人会欣然接受这样的提议。他们最大的担忧是和平也许会突然降临,而他们在尽一切努力防止的,正是这种情况的发生。冲突即他们(新保守主义者)的营生。

……我们是否让政治颠覆了常识,以至于不惜损害自身的利益甚至生命?希望情况并非如此!

事实在于,对话总比威胁要好。就像贸易总比制裁要好。当两边诋毁者不顾一切想要政治挂帅时,就会茫无头绪。目前与朝鲜的破冰始于朝鲜参加了韩国奥运会。从那时起,南北方开始视彼此为邻居而非敌人。不管特朗普-金正恩会晤能获得什么,这个进程都会持续下去。这是一个我们应该为之欢呼的进程。

希望载入史册的此次会晤成为对话的开始,继续和缓紧张的局势。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撤除在韩国驻扎了70年的3万美军。但华盛顿必须做的头一件事是:尽可能置身事外,放手让朝、韩两国继续他们的和平进程。

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接下来分析保守主义(或新保守主义,因为基本上都是新保了),其实这个与上述的自由意志主义在根基上有点相似,正如保守主义思想家罗伯特·尼斯比特所说“保守主义者与自由意志主义者是不和睦的表亲”,而不少人也把“不够纯粹的”哈耶克归类于保守主义。

除了二者对自由市场和小政府主张的相近外,在国防问题上,二者也有一点类似之处,如国防的责任主体方面,但区别也明显。保守主义者认为保证共同体的安全和秩序是国家的首要责任和垄断权力,所以:

首先,避免“霍布斯丛林”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避免“瞬时就完蛋”的命运(此为大概意思,是保守主义者经常讥讽自由意志主义者的言论,源于霍布斯观点。就是在原子化的个体自由防卫思想下,你还没有觉察到危险,就瞬间被侵犯的敌人所消灭。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再,再想防卫都无济于事了),就要充实加强防卫,必要时可以采取先决手段,主动发起进攻。这个必要,就是嗅到了威胁降临,如判断敌人的力量和动向已令人心惧。貌似理论上不错,但逻辑上也存在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也是纰漏多多。

如要事前判断和分析敌人,并不像《权力的游戏》中七国都能轻松判定“北方的异鬼”是个实实在在的敌人那么简单。而是不是要一直先设一个或N多个假想敌?这个反映在行动上,好不好造成原不应有的敌对和冲突?因为在判断敌人时,人们会不自觉地以价值观来站队而“加大”敌人范围。而假想敌多了,就要加大防范措施啊,结果就是国防支出的叠叠增高。

接下来,如果假想敌做出了某种“危险动作”怎么应对?如情报部门说了邪恶国家伊拉克和利比亚要搞大规模杀伤武器,那就先行打击呗,于是就有了“入侵”两国的事情发生。所以说,保守主义者是支持先发制人的。

另外,在战争打击面上,虽然保守主义者也口头提倡要精准打击,但绝没有自由意志主义者的彻底和纯粹,所以这也是伊拉克战争后,二者对无辜平民的伤亡态度和战争反思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吧。一个认为是应该和可以避免的,无辜者不应该受伤害。而另一个认为这就是战争所带来的遗憾的代价。

在加大国防、先发制人和要不要精准打击上,保守主义者和自由左翼(也就是下面要分析的,或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态度是相似的,但也有两点明显不同:

一是,前面所提到的国防责任问题,保守主义者也认为国防首先是自己政府的责任,一国政府不应该在没有自身受到威胁下,去为了其他国家的安全而打一场战争,牺牲自己的人民,增加自己的国防支出。这也是保守主义者或共和党(共和党多持保守主义观点)在这一点上,经常被自由左翼或民主党讽为“孤立主义”的主要原因。其实孤立是相对而言,经常政客们(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只是在无法不孤立时(如财政状况、选情等)才选择孤立,正如在无法“激进”(或“进步主义”)时才保守一样。

二是,价值观问题。保守主义者不像自由左翼,会为了“平等”“自由”“解放”等价值观而主动发起战争,或是在全球输出这些价值观——除非他们觉得原有秩序和价值观受到了现实的威胁。保守主义者只会在认为国家或者共同体(如北约中的盟国等)受到威胁时,才会主动发起战争。所以针对这个区别,可以梳理以下美国在二战后发起或卷入的战争冲突,基本上就是这两类,当然可能某场战争会受双重多多重因素影响。韩战、越战以及中美洲小规模的代理人战争应该属输出价值观影响的;而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应该是感到威胁而诱发的;南联邦战争则可能具有双重因素。有人会说,有没有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战争(这个观点在国内蛮流行),我不否认会有,毕竟皿煮国家政府受到大企业和背后势力集团(the Establishment 或Deep State)影响很大,大企业中有防卫企业,攻打伊拉克也有可能受到美国石油战略及石油巨头的影响(正如国内煞有介事者所说,虽然事后被证明是捕风捉影),这些在大政府下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但比起前面提到的两个因素来,完全不是主导因素。

基于以上保守主义的国防观,可知他们对“川金会”的态度,川普作为共和党一员和理念上的保守主义者(不要以为该人说话出格,行事怪诞就不是了),其对国防的态度和做法基本上是符合此群体的整体想法的,至于“川金会”和《联合声明》的效果,在保守主义者也是喝好声一片——至少在对所达到的初步效果上。如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在祝贺同时就说“政府有权在朝鲜问题上选择路线。”

但也有共和党大佬和保守主义者的态度在认可同时也有所保留,如众议院议长瑞安表示“只有PVID(彻底、可验证及不可逆转)的无核化,才是可接受的最终结果”。这也是基于保守主义对“外部威胁”评判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少一部分保守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态度类似,另外也有小部分有着孤立主义的想法而更愿意彻底一次性退出半岛即东北亚蚂蜂窝,但这些属于小众。

三、左翼自由主义(liberalism)或社会民主主义

这个和大家习惯说的“白左”重叠度很大,也基本上与民主党理念等同。在社会文化上主张“多元”“平等”“权利”,在结果平等的道路上和灰尘中狂奔,而往往利用的是政府干预的手段,却侵犯了人的自由和市场经济,反噬了人的“自然权利”。

在国防态度上,左翼自由主义与右翼自由主义有云泥之别。而作为西方国家主流的两种政治哲学面向,与其说左翼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有所近似,毋宁说其与社会主义(socialism)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因为左翼自由和社会主义都是鼓吹或鼓励大政府,要输出价值观,且为了这个价值观或“大同”可以不惜牺牲同胞的生命的。二者只是程度不同,以及这个价值观的荒谬不同罢了。正如哈耶克所说“因为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唯理论的自由主义(rationalistic liberalism)长期以来一直就是社会主义的先驱之一。”Socialism 或集体主义对外战争本文不作阐述,只对左翼自由主义的问题进行剖析。

其实在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对垒形势不再,处于价值观的战争已基本消失,但冲突仍有,可能未来有升级趋势(这个有着价值观和现实威胁双重因素,如西方对俄罗斯的警惕,以及对某大国雄起的担忧)。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道德悖论。设想一个如威廉高丁的小说或电影《蝇王》中的场景:流落荒岛上的一群孩子,被一个力量最大且有组织煽动能力的孩子王“暴君”所欺凌压迫而无逃脱可能时,英国海军恰巧赶到,推翻了“暴君”,解放了受压迫的孩子们。让我们假设,如“暴君”有更加强大的武器,而来的海军却很弱小而需要冒着很多军人的生命危险时,要不要去解救这孩子呢?或者来的不是军舰而是渔船,且没有时间和手段另外求助时,渔民要不要拼死解救这些素昧平生的受难者呢?回到现实例子里,朝鲜2500多万人民受到金家三代的欺凌压迫,苦不堪言(至少在外人看来,而由于70年的被brain

washing,可能他们自己是浑然不知甚至甘之如饴的),外部力量要不要伸出援手,像皇家海军解救荒岛的孩子们一样解救这些人民呢——就是武装干预。情感上一回事,现实和理智上很可能不是这样。所以,这在道德上一直是个痛苦的选择,但却能反映选择人的政治哲学面向。而在现实中,几十年来并没有基于价值观的原因或解放朝鲜人民的想法,有武装干涉金朝鲜的。60多年前的战争也只是联合国军的“反侵略”,而近24年来对朝鲜的制裁,也基本出于“核武”而非“人权”。

人权问题,国际谴责或制裁可以理解,武力干涉却极少。但是假如其人权问题已恶化至当年红色高棉三年不到就消灭掉全国七分之一人口的大屠杀呢?或是24年前的卢旺达大屠杀呢?美国政府事后经常被他人或媒体以有能力却没有阻止卢旺达大屠杀而被指责,这个大家也许同意。但假设卢旺达政府军有着超强的武器装备,美军需要冒着大批军人伤亡的危险还会去阻止吗?一如在电影《黑鹰坠落》中所描绘的摩加迪沙血流成河之场景。以上这些都是开放和需要碰撞的问题,好在正常国度内在军事行动前有足够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制约——这也是外人对美英法的核弹无动于衷,却对伊和朝的拥弹可能性忧心忡忡的原因。

所以我对左翼自由主义所起到的正面价值不会完全否定,而且对保守主义对扩大国防威胁的偏好也有所警惕(如欧美军方人士一般不能有政治观点,但本人直觉上数十年来他们思想上特别是高层受到保守主义影响更甚),而另外左翼自由主义是相对抗议国防工业和战争更多的。

回到左翼自由自在者对“川金会”的看法,虽也有称赞,但保留意见者更多。从左翼自由媒体(除了Fox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基本上都是左翼了)即可见一斑。典型如彭博社评论:

“这次历史性峰会取得成功的无疑是金正恩,他以核战威胁美国赢得了跟美国总统川普的双边会谈,达成金氏政权的长期战略目标,而美国在这场峰会中则未获得回报。

 在川金两人的联合声明中,完全未见到美方所要求的完全、可验证、不可逆转的无核化(CVID)字眼,同时也缺少了诸如弃核时间表,验证程序甚至是无核化的定义。

川普掉入了他批评前几任美国总统所陷入的相同陷阱中,亦即给予朝鲜太多却未得到任何回报。”

而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认为“协议没明确界定无核化,若这项最终目标未能实现,峰会只会变成一场表演。《联合声明》中没有朝鲜在去核化上做出让步,这次的会议将不是川普的胜利,而是朝鲜的胜利”。

几十年来,美国乃至西方皿煮政治一直在社民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摇摆,只是在经济上和社会文化领域,左翼利用皿煮程序渐占上风,这在欧洲国家尤甚。但是在军事国防战略上,保守派的声音还一直比较强。但这里的保守主义者是偏看重国防威胁的那部分人,而不是偏孤立者——毕竟每个政治光谱区域内也有分支和具体观点的差别。

以上应该是美国或者正常国度不同政治哲学观人们对“川金会”的态度,这里顺带提一下此国。如果粗略分,欧美主流政治观点是左翼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庭抗礼,那此国基本上是集体主义者(或国家主义者,或“极左”,或各型各色的“自代赵”)和左翼自由主义者的分野,而真正的右翼(无论是保守主义者,还是右翼自由主义者)比例都很少。

所以此国的声音,也基本上两种,第一种是带着苦涩的赞同(骨子里对失去所谓的主导权而耿耿于怀);第二种则是明确批评川普的,道理同以上所分析的西方左翼自由主义的情况。这部分人思想很可爱,但值得推敲:凭什么让美国人冒着生命危险及美国纳税人出钱去打一个实际上对自己威胁不大的流氓国家,解救那里的人民。难道求救于人之前不是先要自救吗?自己认识不到被奴役禁锢,或者即使明白也没有行动并为此付出成本,而完全像《蝇王》中的孩子们被偶然登陆的皇家海军登陆解救,是非常不现实和荒谬的。也许这些善良的人们是同病相怜而心有戚戚焉也说不定。

大家说川普的签名像“心电图”,金三的签名像“放鸽子”。大家就静待川普让朝用上心电图,还是金三放了地球人的鸽子

相关文章

  • 不同政治哲学观下的“川金会”

    2018年6月12日,历史上首次美国现任总统与朝鲜领导人的最高会晤在新加坡如期顺利举行。当日下午两点,在四个多小时...

  • 哲学札记(2)——简析老子哲学的精髓

    文/金之广 老子,中国哲学的开山始祖。其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即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 1.政治哲学 民之饥,...

  • 卢梭的哲学和政治观

    卢梭的哲学和政治观 1、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之前的近代哲学家大多相信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并把...

  • 《金刚川》影评

    影内,分别用不同人的视角叙述金刚川事件。但是整个观影下来,会觉得电影在叙事上偏乱,追究起来,应该是不同角色视角下的...

  • 【0407我在阅读】

    书名:《张爱玲散文集》 作者:张爱玲 章节:烬余录 金句:清坚决绝的宇宙观,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哲学上的,总未免使人...

  • 关于自由主义2019-04-28

    关于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作为政治学,其依据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政治哲学,即政治层面以人为本。但政治哲学不同于人生哲...

  • 三观一致的美妙体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东西…… 世界观----你认为世界是怎样的? 初中政治课学的,哲学就是...

  • 写作者最好懂点哲学

    读高中,上政治课的时候,接触到一点哲学。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时特别喜欢。 现在还记得一点,说世界的...

  • 我的哲学观

    我的哲学观 我不是政治学科的专业选手,自然不是从政治学科的角度看待哲学的,所以观点可能有些偏激,有些局限,比竟这只...

  • 中国画“留白”是怎样的哲学思考【栋悟世界】No.005

    不同的世界观会催生不同的“艺术” 为什么西方绘画没有“留白”? 背后是完全不同的观看世界的方式 也是完全不同的哲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政治哲学观下的“川金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jv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