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简书作家文学梦
老舍是否获得诺奖提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思想对我们的贡献

老舍是否获得诺奖提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思想对我们的贡献

作者: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09:13 被阅读13次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原名的由来,是因为他出生在1899年阴历的腊月23日,这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庆春”有“庆祝春天”的意思,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老舍也许是我们感到最亲切的一位作家,他小说的那种幽默横溢的风格,活脱风趣的人物,纯正娴熟的北京白话,令人读来有说不出的自然和轻松。

    老舍是满族人,他的父亲是“皇城护军”的一名兵士。1900年,他父亲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战斗中殉国,父亲去世后,老舍全家就靠母亲与姐姐帮别人干活维持生活。少年时代的老舍,既在私塾中接受了“人之初,性本善” 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在贫穷的生活中接受了人生的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奠定了老舍人格修养的基础;贫穷的生活,则促成了老舍“刚强、义气、骂世、乐观”的性格。

    老舍曾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一文中说:“我自幼便是个穷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而老舍母亲的处世原则(或叫做言传身教)则使老舍学到了两条做人的道理:一是大难中挺身而出;一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叫别人为难。

    老舍当过学生,也当过先生。1912年,13岁的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1916年,17岁的老舍从学校毕业当了北京方家胡同小学的校长。教书的生活是麻烦的,也是快乐的。1917年,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成了老舍人生的转折点。老舍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一文中曾说,五四给了他两大恩惠:一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二是白话作为文学的工具。他说,没有五四,他不会成为一个作家。1924年,在中国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人伊万斯教授,推荐老舍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也就在这一年,老舍离开故乡千里迢迢地到了英国的伦敦。

    刚到英国时,老舍感到很新鲜,他感受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民族性格,这使他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鲜感渐渐淡薄了,随之而来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当这种思乡之情伴随着寂寞涌来的时候,往事就像一幅幅图画在他心中萦绕,甚至在读别人的小说的时候,他也常常忘了自己读的是什么,而呆呆地忆及自己的过去。为了排遣思乡之情,也为了使寂寞的生活不寂寞,老舍开始了小说创作。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老舍写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

    当《老张的哲学》在上海的《小说月报》连载时,老舍也应了一般作家的习惯,要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取什么呢?生性随和的他,对取笔名并不十分讲究。他想,既然写的是《老张的哲学》,似应出自“老某”之手,于是,笔名的第一个字确定了,这就是“老”。后一个字取什么呢?叫“老舒”?不怎么好听;叫“老庆”?听着也别扭。就叫“老舍”吧。于是,一个并非“叱咤风云”而又恰恰如明镜一样映现出了他的人格的笔名定下来了。以后,老舍又创作了《赵子曰》、《二马》,1929年,思乡的情绪缠绕得老舍无法在英国继续呆下去了,于1930年取道法国,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老舍创作了《小坡的生日》等小说,然后回到了阔别了五年的祖国回国后,老舍应邀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职称是副教授。在教书之余,他那已经开启了的小说创作的激情,时时冲击着他,他又陆续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和其他一些中篇、短篇小说。

    老舍的作品大都是是以平民生活为描述对象,以传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人道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在1936年,他经过对北京洋车夫生活的调查了解,在收集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创作出了《骆驼祥子》,以人道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此部巨著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是否获得诺奖提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思想对我们的贡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k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