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书——《万万没想到》,作者万维钢,前物理学家、科学作家,本书提倡用理工科思维理解这个世界,用科学的视角解读生活!
书中引用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颠覆了原本存在于我们思维中的错误观念。同时,本书还提供了理性理解世界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学习新知识,提升辨别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简单讲两个书中关于读书的例子。
01 读书用思维导图有用么
书中列举了一个研究,发表在2011年1月的《科学》杂志上——《写文章也许能提高记忆效率》,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
- 第一组多读几遍;
- 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类似于思维导图;
- 第三组用十分钟时间写篇相关文章。
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发现:
写文章的这组人记忆的效果最好,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
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我曾经非常珍惜纸质书籍,从不舍得在上面写字划线,所以读完还和新的一样。事实上,多年之后,这些书还不是变得泛黄不堪!
现在觉得,这种珍惜才是对书最大的不尊重。于是后来读过的纸书简直惨不忍睹。曾有简友向我索书,被我严辞拒绝,原因是我的书实在没法见人。还真当自己的书是闺中少女了。
相比科学家吴军、作家李敖,我已经算很温柔了,他们读过的书,已经不能称为书了。
因为他们读过的书,有用的内容已经被撕下来或剪掉了,只剩一堆废纸(对他们俩而言),最终弃之荒野。
吴军博士说: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样对待书太浪费,但是读书获得哪怕两三页纸的信息,就不算浪费。
所以,理性读书应该多做笔记,多写想法,别把纸书当宝贝,它就是一堆纸,精华是书上的文字。当然更重要的,应该结合其它读过的书,写成文章。这样的读书效果更佳!而脑图之类的,真的不重要!
02 快速读书的秘密
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
现在很多人说,刷抖音也是学习的好办法,还说他们刷到小姐姐就划过去了。
我信他个鬼!
不过我没有抖音,他们这么说我也没法试验。
我笃信读书。
为什么拿刷抖音学习来说事?
因为总有人说:
“静不下心来读书。”
“读书太慢,还没读到关键就没耐心了。”
“读书没人讲解。”
重要的是:
- 我们读书太慢了,而且总是抓不到关键。
- 读书太少,所以信息量一大起来,就停滞了。
对于用抖音学习,我无话可说,关于快速阅读,引用书中的事例吧:
2013年比尔·盖茨一共读了139本书,他的博客上的确谈论了很多书,而且他读的书大部分是非小说。他的年年度推荐书目确实值得一读。
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都是手不释卷的读书人,巴菲特更号称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在看书。芒格说: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这些人读书多,读书快,而且很能抓住书中关键,事半功倍,为何?
引用经济学家泰勒·科文的解释:
The best way to read quickly is to read lots. And lots. And to have started a long time ago. Then maybe you know what is coming in the current book
快速阅读没有诀窍,只有一个方法——多读。通过多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你读的书够多,在读到新书的时候,自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让你不需要逐字逐句去阅读。因为你看了前一段,就知道下一段讲什么,你会快速找到关键,知道这本书的关键之处在哪。
这样当你读新书的时候,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预计作者在说什么。
也许一个故事他刚开个头你就知道结局,也许很多理论你早已知道而不必再听作者讲一遍。你可以快速跳过很多基本内容,直达作者的新思想,能一眼就抓住重点。
所以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大量读书积累,多写笔记多写文章,最终形成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储备,以后不论遇到什么话题还是新书,都能一眼看到关键,直戳痛点!
读书,总能遇见美好的事!
明月
2021.10.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