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研界有3种很类似的方法:(1)可用性测试( 5、8位真实用户,用户边使用产品,边说出自己的想法,测试员则边访谈边观察,找到问题并判断严重性);(2)启发式评估(3、5砖家,通常是用户体验师充当专家,砖家分别根据可用性原则评价设计界面);(3)认知走查(3,5专家,分别做任务,找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区分启发式评估和认知走查,本文中统称为认知走查,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认知走查2大宝典:
走查4要素宝典(框架逻辑、交互、视觉、动效);十大可用性原则宝典(系统状态可见、贴合也用户、防错、再认优于回忆、撤销重做、一致性、使用舒适高效、美观精炼、帮助找到问题、提供帮助)。但宝典毕竟是理论,不能直接打仗,自己总结出了一些实战经验(单纯移动端,非游戏类产品),记在这里。
认知走查实战经验
一上来对着app某一功能,心里默念10大原则、4项要素,真动起手来还是会有些乱。所以自己总结了一套步伐:按照使用产品的步骤来走查
步骤① 初见到一个界面,走查对界面的整体感受

步骤② 对界面功能的理解,走查用户能否知道可以做什么操作

步骤③ 开始操作,走查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

步骤④ 到达目标界面,走查用户的目的和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