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统计了一天之内我冲孩子发火的次数。80%是因为磨蹭,15%是因为做事不专心,比如拿着需要清洗的碗应该往厨房去,但他往卧室走。5%是因为他看不到事,比如他想去拿纸擦东西,纸就在桌子上,他能在屋子里转上三圈独独对纸视而不见。
再统计他磨蹭、做事不专心、看不到事等等的原因,10%是在神游太极,5%是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85%是他以他的节奏在进行,但所有人都觉得太慢了。
在他的节奏问题上,曾经就他的作业方面梳理成一篇《给予选择权助孩子助立》,也确实有所改进。但我现在发现,男孩子好像是大脑构造和身体情况不同,在某些时候,他们好像更容易疲倦(在学习或他不太愿意做的事方面)、更脆弱,更需要频繁的停一下、更需要较多的心理安慰和支持。
或许,对男孩而言,“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必须要成为养娃金句。
而最好的实践“欲速则不达”,就是在学习之内,让孩子自己做主。在学习之外,放宽心,不去想时间又怎么晚了。尊重孩子的节奏和状态,保持一种温暖平和坚定、自然流动状态的亲子关系。在好的关系之中,再对他提醒。
爱人间的讲话总是窃窃私语,而仇人间的见面则会张飞怒吼。我们的耳朵和心似乎是一样的。心静则耳近,耳盲则心亡。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愈融洽,心没有间隙,孩子的耳朵才能听得进去我们在说什么。
或许,在我下次发火之前,可以试着先和他努力拥抱一下,再蹲下来平等明确的告知他我很不喜欢他的某种行为,我需要他做什么。或许,先营造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唤醒他的耳朵。
可以试试这样慢的方式,会不会,比一直追求时间的效果更为有效。以此为记,看一个月后的实践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