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回到古代,你想不想去青楼看看?
哈哈哈,反正我是超想去逛逛的了。
一直以来,古装剧中都包含着青楼这个元素,很多电视剧中都会有怡红院,但其实历史上的青楼和妓院相差很大。青楼女子卖艺不卖身,妓院里是权色交易。
在妓院谈买卖交易,在青楼谈的是诗词歌赋还有爱情。并且青楼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双绝。
不过就算回到了古代,我们可能也进不去青楼。因为能进去的不仅仅需要钱财,还需要才华。
进青楼需要旗楼赛诗,客人写诗由小姐们评定,不过关的直接请出去,过关的还需要参加第二关打茶围,就是品茶,在品茶中展现自己的谈吐和才华。
要想见花魁,不仅需要通过这些筛选,还要花魁愿意见你。
南明时期的云间三子之一的宋征舆想见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柳如是不愿见,调侃道如果真想见我,那就下水来吧。宋征舆在冬天里直接跳进了河里,才得以见到柳如是。
历史上的名妓有很多,唐朝有鱼玄机,宋朝有李师师,明朝最让人影响深刻的应该是陈圆圆,但我今天想和大家介绍的是明朝的柳如是,一个比某些大名士还要有节气的名妓。
在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最后一批胶片电影《柳如是》中,柳如是身世凄惨,出生不可考证,五岁被卖入归家院和名妓学艺,对家乡的记忆只停留在九里香的香气上。
后来被退休的宰相买回家,十四岁,宰相去世,她被赶出门。此后,在秦淮河上,一路飘零。
在秦淮河上遇到了一生挚爱——云间三子之首的陈子龙。
她以为陈子龙会娶她,脱籍从良,没想到一切都是她以为而已,陈子龙中举以后去往浙江赴任,并不打算带上她,因为怕遭受非议。
自此,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柳如是回到归家院,偶尔着男装和他人谈诗论道。在万松书院和东林党党魁钱牧斋初相遇,之后在友人的撮合下,两人走向了婚姻。
每一个脱籍从良的名妓嫁人都只能在黑夜里悄然而行,连个烟花都没有。但柳如是希望能站在阳光下,和寻常女子一样出嫁。
钱牧斋确实爱她,以正妻之礼娶了她,尽管两人受了一路的嘲讽谩骂,半舟的瓦片。但他们不甚在意,相视而笑。
两人在我闻室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但是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更何况当时的大名士钱牧斋。
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王朝倾覆,钱牧斋前往南京出任礼部尚书,柳如是随同。
她以为她能像梁红玉一样上阵杀敌,没想到兵临城下,钱牧斋选择了献城,在大雨中,带着东林党人,那些曾经扬言要以死殉国的人,跪着迎接清军入城。
柳如是想要和钱牧斋一起投河,以死殉国,钱牧斋不同意,说水太冷了。而她却义无反顾地跳了。
最后钱牧斋北上为官,柳如是回到常熟,资助反清人士。
在官场依旧不得志的钱牧斋也告病回家,在柳如是的劝说下,参与反清运动,提出封锁长江,南北同时起义的运动方针,却因为各地将领不相互配合而告终。
明末的历史就像近代史一样,是一块经久不消的疤痕,就算时间让它结痂愈合了,也还是在,一触碰,就隐隐作痛,仿佛再次看见了当年血淋淋的伤口。
南明悲歌,但南明涌现的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成了黑暗中前行的灯火。
陈子龙一生抗清,被捕后投河自尽。史可法死守扬州,以身殉国。洪承畴的妻子不耻丈夫降清,出家为尼,母亲和弟弟住在船上表明自己“上不顶清朝天,下不踏清朝地”的决心。
看电影的时候弹幕里有人说钱牧斋是大道,格局大。因为他觉得:“攻城的是在杀人,守城的不也是杀人。”献城能保一方平安。
但如果人人都遵此为大道,那么所谓的东亚共荣圈是不是也可以接受了?
诚然,改朝换代是历史的必然性,一朝一代很正常,明朝可以灭亡,朱姓王朝可以被推翻,“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朝实行断发易服的时候,江南人民以死相抗,表示“断头不断发”。江阴的典史率领民众抵抗了八十一天,面对明朝前将领的劝降,阎应元掷地有声地说:“大明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
嘉定三屠,血流成河,依旧没能磨灭江南人民骨子里的汉文化印记。汉人能事清,但不能没有文化。
明朝灭亡以后,仅仅过去十几年,朝鲜依旧穿明朝的服饰出使清朝,但人民却忘记了,取笑他们穿的和唱戏的一样。
可以说是十分讽刺了,就像现在穿汉服会被误以为是韩服或者和服一样。
有时候,人们的忘性常常让人觉得悲哀,就像之前的D&G、巴黎世家辱华一样,还有之前的乐天,他们都觉得中国人忘性大,只是一阵风波,等舆论过去了,他们依旧会回来买的。
我们可以不记得很多事情,但有些事情不能忘记,比如南京大屠杀。我们可以舍弃很多东西,但是有些东西必须捍卫,比如华夏五千年的文化。
若是由此观之,柳如是的一生,可谓是无愧于本心,无愧于家国,无愧于天地。
最后以影片最后的旁白作为结束语:“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自从赤条条的被抛入红尘,经历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那么多岔路口,那么多无奈。
我才明白,我们永远都无法理解发生在我们生命当中的所有事,原来,我用尽一生的时间,只为擦净六根所沾染的尘灰,只为心无挂碍,重返宁静。”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