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将近一半国土被森林覆盖,以优美的阿尔卑斯风光、优良的水质和空气闻名于世,成为许多人逃避雾霾的理想目的地。那么凭什么奥地利人享有这样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找到了一块好地方定居,这个星球上多的是美丽的好地方。
奥地利是欧洲环境保护方面的先驱,每年的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额的3%。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有着更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对垃圾处理和化学工业有极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非常谨慎。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有着非常高的环保意识,即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知道垃圾在丢弃之前要先分类,企业会宣传自己的产品“环境友好”。正是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有必要的环保意识,环保政策才能够被顺利执行——毕竟高额罚款或者剥夺人身自由都不是环保法规真正的目的所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克制。
为什么奥地利人有这么好的环境意识?不得不看看它如何开展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是独角戏
环境保护从来不仅仅是环境管理部门的事,如果没有全社会的配合和共同努力,环境管理部门恐怕只能是有心无力。奥地利令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哪怕是环境教育这件事,也不单单是政府部门在做,而是得到了来自全社会不同角度的支持。
例如维也纳市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环境教育项目EULE,负责部门名单中包含了环境管理部门、能源部门、教育部门、环保组织甚至交通部门。而合作部门名单就更长了,目前有50多家,文化团体、企业和民间组织都在其中。这个项目从2004年开始,一做就是十几年,合作名单还在越来越长。
上个世纪80年代,欧盟还不存在,还叫“欧共体”的时候,教育部长委员会通过了一项专门针对环境教育的决议,明确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是的,这是教育部长委员会主动提出的决议,而不是环境部长委员会。
今天的奥地利,也没有人争论环境教育应该是谁的职责,每一方都认为这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职责之一。
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设计或者资助环境教育项目。比如维也纳市政厅的官方网站提供环境教育的信息手册,供有需要的组织下载。2017年共设计了10多个环境教育项目,涵盖了物种多样性保护、负责任的使用资源、减少污染方方面面。
维也纳市政厅官网上提供的环境教育资料 2017年物种多样性保护日活动教育部门则直接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而国际留学生们,在正式上课之前的指导周里,会被告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教育部网站有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栏目 提供各种“可持续发展”课程和项目奥地利还有大大小小四十个登记在册的环保组织。这些环保组织除了监督政府的审批项目和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更多的时候也是在对社会进行环境教育。
以保护鸟类为主旨的环保组织 下奥地利州环境保护联盟 超过100年历史的奥地利环境友好组织企业除了在生产工程中遵守环保标准,也会积极为环境教育活动提供设备或者资金支持。
建立个体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欧盟早期的环境教育多数在中小学课堂,后来教育者和环境保护人士意识到,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联系、对自然产生感情,比课堂上的说教更有效。学校鼓励教师从自己的学科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确定不同的环境知识教授内容,并把环境知识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所以今天的环境教育不是以知识的传授而是以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为核心的。
相信在奥地利或者德国城市生活过的人,一定在路上遇到过那么几次,老师领着孩子们去往公园或者博物馆上课。
前面提到的EULE项目,四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分别是体验(Erleben)、愉悦(Unterhalten)、学习(Lernen)、经历(Erfahren),旨在建立一个能让青少年持续、热情与自然保持联系的平台。让孩子们从小建立与自然的感情,了解自然带来的馈赠和自己对大自然的索取。
以上四张图片均来自于“EULE”官方活动相册
环境管理本身是最好的宣传
奥地利环境管理者很聪明的一点在于,把环境教育融入到环境管理工作的细节之中了。在完成生态保护任务之外,再想一想这件事是否本事可以拿来做环境教育。前天维也纳直饮水的故事中提到的,把饮用水流经线路设计成徒步路线,沿途再建立饮用水资源保护博物馆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垃圾分类,即便你作为一个外来者,从来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教育,看到街上不同颜色、画着不同指示图的垃圾桶,就可以很快明白该如何分类。垃圾桶不光在装垃圾,也在进行环境教育啊。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维也纳的垃圾焚烧厂。小编刚来维也纳的时候,每次从这个花花绿绿金光闪闪的建筑旁边经过,都以为它是博物馆或者美术馆,总之是个旅游景点。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个垃圾处理厂,一个在闹市区的垃圾处理厂——当然,它也的确是个旅游景点。
这座垃圾处理厂最令人赞叹之处,不在于垃圾处理技术的先进——将垃圾变成能源,排出得气体不会危害到城市环境——而在于它在居民区旁边,却没有被反对,相反把自己变成了地标建筑,深受欢迎,成为了环境教育场所。
对比国内,垃圾焚烧处理厂选址似乎是个大问题,明明把垃圾变成电能或者热能是一件好事,焚烧垃圾排出的气体也符合环保标准,但是为什么没有任何居民愿意垃圾焚烧厂在自己的房子附近?
一排灰土土的建筑,加上一个吓人的大烟囱,谁愿意花时间听你解释技术多好多新,不会二噁英超标呢?况且,规划和环评过程的信息公开是否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他们真的有兴趣去看那些信息吗?
在维也纳市政厅的网站上,有交互式地图,所有的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点都清楚的标出,基本上你想知道的,关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各种信息,都能在这个网站上找到。维也纳每年的环境年度报告,图文并茂,堪比时尚杂志,有些年份还专门做了英文版。写这些报告的人,在动笔之初,就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受众是市民,而非上司。
维也纳2014/2015年度环境报告部分内容人类要生存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干预在所难免,要想享受好的自然环境,小心取用资源、尽量减少污染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奥地利人能够同时享有发达的经济和优美健康的环境,根源在于每一个人都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民众非常注意自己的日常所做是否是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而不是要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环境管理部门把工作做到细处,取得了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在压力下喊冤。关于环境这事儿,谁也没有资格指责别人,你真正善待自然,它就以美好的姿态待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