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125140/2288e9c4d98f2253.png)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相生相克
相生,就是相互孳生资助,相互促进。五行之中这种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称为相生关系。五行的相生关系依次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由于五行中,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所以,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存在相生或相克关系。以木为例,木与火、水为相生关系,木与金、土为相克关系;又如土,土与金、火为相生关系,土与木、水为相克关系。五行缺一不可,无木则不能生火、制土,无水则不能生木、制火等等。五行中缺少任何一行,都会引起五行运动整体的破坏。所以,五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动整体,而这一整体正是在相生与相克的作用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从而决定着事物正常地发生、发展、变化,即所谓“生克制化”(见图3)。
2.乘悔胜复
前面所讲的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五行运动的正常变化,而五行的“乘侮、胜复”,则是五行运动的异常变化,在人体即可发生疾病,在自然界即发生灾害。五行运动过程中出现“乘侮、胜复”的异常变化,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五行中某一行偏亢(太过)或偏衰(不及)所引起的。
五行胜复在自然界气候变化中尤为明显,如大寒(凉)之后,必出现大热(温);大热之后,必有大寒。闷热天气经过一定时间后,必随之而出现冷雨凉风。五行胜复程度是彼此相应的。有胜则有复,无胜则无复,胜甚则复甚,胜微则复微。
3.五行的本化与兼化
五行的本化,是指五行中每一行自身基本属性所应出现的征象,为其本身所固有的表象。如,动摇不定即是木的变化。又如,湿盛身体重着不移,臃肿胀满为土的变化,等等。而兼化是指五行中出现二行以上的气化表现称为兼化。如高热(火)病人,同时出现恶寒战慄(水)之象,即为兼化。刘完素说:“所谓五行之理,过极则胜已者反来制之。故火热过极,则反兼于水化”(《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刘氏又说:“夫五行之理,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有鬼贼”(《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总之,五行之理,亢而不极则表现为本化,亢极则出现兼化。简言之:微者本化,甚者兼化。
总之,五行生克及互生互克是维持五行正常运动变化的决定因素,而乘侮胜复则是五行运动变化的异常状态,及在异常状态下的自我调节过程。而五行的本化与兼化则是五行自身的基本功能和属性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征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