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
《毕业之后,你到底该过怎样的生活》的文字。
那是我毕业两年的切身感悟。
文章发出之后,收到许多读者的反馈:
感谢我的启发,鼓励我继续创作。
很意外的是,我无心分享在微博的这篇文章,达到了5000多次的阅读量。
并且得到了两位网红的转发。
对于很多大V,或者致力于从事内容行业的前辈。
这个小小的数据其实毫无说服力。
我也很荣幸,简短的文字,能够引起一部分的共鸣。
事实上。不论反馈如何。
我原本也计划,在未来将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四个维度分开阐释。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追逐人生的高度。
我在上文中提到——
人的志趣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维度:
1 高度对应着社会影响力。
2 深度意味着对某一领域知识、智慧的无限探索。
3 你博爱友善爱护家人,这就是你生命的宽度。
4 你生性洒脱灵魂不羁,要鲜活要自由的创作。
在意识的部分,对精神与美,有着执着的追求。这是你活着的温度。
每个人的细胞里都揉合着这四种因子。
而较为凸出的因子,左右你的价值取向,影响你的人格。
呈现出来就成为了你的气质。和他人对你的标签印象。
志趣的四个维度

在做决定前,可以针对每一个维度的自己,进行打分。
通过打分高低。
就可以明白在这一阶段,你的价值取向。和你的愿望。
什么是人生的高度
人生的追求,大抵可以囊括在对影响力、智慧、爱、自由的追逐。
你对自己的职业形象,有没有过想象?
是成为驰骋江湖的职场精英,还是安分打工的普通职员?
你要在未来3-5年——成为资深技术大牛,还是转型成为管理者?
你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还是直面沙场,走上孤独的创业道路?
高度指向的标准,是世俗意义的成功。
简而话之:
你拥有怎样的权利级别,你的财富指数如何?
你的决策和你,能够影响多少人的生活?
追求高度意味着,在这一个阶段,你的核心价值——是社会认同的影响力。
也意味着——你将缺席人生的某些部分。
为什么要追寻人生的高度
大多数人的生活的轨迹如下:
——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搭一个美满的家庭,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这个轨迹在家族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你过上了长辈的生活,而你又去教育你的下一代。延续你的做法。
人们总是在难得的平淡中,体味着苦甜交织的幸福。
我从来不避讳世俗。
如果没有为心中的某一座山峰,尝试过攀登。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俯瞰世界万千的风景?
你不曾触及的名和利,你又如何谈论放下与舍得?
人性中有一种自我的揣度。
当你身边的人取得一定成就时,就开始人云亦云、议论纷纷。
他一定是怎样怎样,所以才怎样怎样。
如果我如何如何,我就能如何如何。
我承认这个世界是有阶级的。
这种阶级在于——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永远是不均衡的。
再直白一些来讲: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而这种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一种好事。
我在上文提到过:极端的成功和失败都有时机、地域的作用。
前提是这个人也有相应的能力和准备。
抛开运气的因素不谈,权力和财富的往往是几辈人积累的结果。
也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选择是拿起纸笔,还是锄头开始。
从爸爸妈妈那一辈,选择过安全平稳的日子,还是下海经商开始。
诸如此类的层层筛选
——比如:具体到房子买在哪里?这样细节的决定。
未来后代的命运,就有了不同的走向。
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财富与权力的距离,
才搭建了社会这座塔——直观的高度。
大众才可以通过一些外在的标准来衡量、判断自己,
目前的位置,未来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财富、地位、名声不代表所有。但至少反映了一种宇宙通用的标准。
这个人是有一定能力的。不管是真才实干还是忽悠专家。
他不仅过好了自己的生活。他还改善了别人的生活。
如果不是遭遇过人生的重大挫折和变故,或是获得了佛道出世的智慧启迪。
我真的很难想象——
确实存在一群酸溜溜不上进的声音
振振有辞,大声地歌唱着:
我就是淡泊名利,有钱有权不幸福,
庸俗虚荣太浮夸,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然,如果你本身追求的不是这种高度,那么你的辩白没有问题。
但如果你是出于不甘心或者嫉妒呢?
你未曾努力过,没到过的位置,
还未切身尝试的事物和体验,你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
而一个人或一个产品有所成,必定有你看不到的努力或长处。
世界决不是非黑即白的,
臆断往往伴随着消极的自我安慰。
那些卓越或平庸、甚至恶劣的企业家,政治家,管理者,
他们在互相模仿,互相追逐,互相打压的争奇斗艳中
创造出各类新奇的手法和玩意,不断地推进和更新,行业和技术的发展。
提供着大量的产品、内容和岗位,
让市场和人类的未来焕发勃勃生机。
暂且不论生存战场上,某些腹黑的手段,残酷的牺牲法则。
以及流通在市场上,那些不合格的产品。
在那些追求人生高度的人身上。
不论是扮演了开创,模仿,搅局,还是失败的角色。
一定都有属于他们的荣光。
这类群体,为工作和事业付出的时间,有可能导致家庭生活的缺席。
统筹协调,承担重责,带来的变化是:曾经突出的技能,无暇精进。
历尽千辛万苦,才攀到某个顶点,看到脚下的风景,感慨万千。
但终明白,顶峰的位置,随时会有人来替代。
职场升职、创造事业都是幸存者游戏,越往高的地方,所能容纳的人数越少。
然而正是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博弈和冒险。
才更加显示出——人性之中,积极入世,挑战自我的生活态度。
用魄力与胆识,展现着对人生的掌控能力。
当然你不必一定要成为取得重大成就的人。
因为高度只是人生某个的阶段一种可能性选择。
不论是生活,还是做一份事业。
我们最终对标的角色都不是别人。
别人的生活和成就,是画在他生命线的一个个路标。
你可以被启迪,但绝不可以被影响。
而在你脚下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你不妨从现在开始梳理自己的生命线,如果你觉得好像两手空空什么也还没有握住。
那这样就最好不过了。正是因为空白,你还有机会播下种子,并且精心浇灌。
不管最后是枝繁叶茂,或是开花结果。最差不过狼藉荒芜,重新开垦。
不论结果如何,你的路标上,总算从此多了一方土地。
我们常常在还没开始行动之前,就在思维上给自己打了标签。
不会因为你是什么人,所以你就要做什么事。
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才成为了什么人。
往往我们会被一些定见或观念束缚。
比如小女孩的玩具——让人第一联想到粉红色的洋娃娃。
可是童年的我,偏偏就喜欢黑色的遥控汽车和手枪。
是啊我是女孩子,可是我不留长发我也不穿裙子。
你的人格核心,
就是在于“偏偏”二字。
追求高度的人,是在追求社会认可的影响力。
再剖析地更深入一些,影响力被内核所支撑。
我们通篇讲述下来,因而得出这个结论:
最大的影响力不是影响别人,而是在于改变自己。
而你,准备好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