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记忆散文:赶集

乡土记忆散文:赶集

作者: 乡土文化记录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6-25 10:46 被阅读0次

90年代,那时候的农村生活节奏很慢,没有现代化的超市,赶大集成为乡下农民交易农产品的大型农贸活动。农村大集一般按照农历计算,大约每五天举行一次,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农民们都会卵足劲儿准备下次大集上出售的物品,比如编制的箩筐、扫帚、农具等,还有自家养的牛羊、鸡鸭、鱼等牲畜或者家禽。还有的手巧人家出摊做美食,比如肉盒子、炸枣糕、炸油条、贴烧饼等。这些极具乡土气息的交易成为农民们获点小利、改善生活的重要方式,所以赶大集成为许多乡村人家盼望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乡下的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非凡,男女老幼都怀着愉悦的心情赶大集。有的赶着牛车,有的骑着大梁自行车,还有的是走路,总之都是成群结队。

我还记依稀记得,在一个普通的寒冷的冬天,我第一次跟着父亲赶大集时候的场景,那天天很冷,我们赶大集是坐着自家的木牛车上的,老黄牛在前面慢悠悠地拉着车,我蜷缩木排车上的被窝里,时不时探着头好奇地向四周张望,由于天气太冷,路上的行人都把自己包围的严严实实。但天的冷丝毫没有影响人们赶大集的心情,成群结队的村民们在路上一前一后走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嚷嚷着乡村生活。等到了集上,我还没下车,就看见周围人潮涌动,听到摆摊的商户们大声吆喝,好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下车后,一家人瞬间就被这一片喧嚣的气氛所笼罩了,那种感觉就像过年。

我的大伯是经常赶农村大集的小商贩,在赶大集的这一天,他会早早起床,整理好第一批出售的豆芽与海带,同时把自己的最好的、最新鲜的摆出来,迎接买家的到来。大集上出售的物品繁多,从牛肉、猪肉、羊肉到鱼、蔬菜、百货等等。农村人在这样的日子里,大肆展示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一朵朵鲜艳的花朵,一块块新晒过的大米,一篮篮新鲜的蔬菜肉类,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只要你能想得到的,这里就什么都有,比如火腿腊肠、毛绒玩具、各式各样的衣服、鞋子及露天的小吃摊等等。每个摊主都想方设法地推销自己的货品,让顾客们尝鲜、体验购物的快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许多诱人的味道,比如有新鲜出炉的糕点、香喷喷的包子、嫩滑的豆腐脑,还有口感酥脆的糖葫芦、红糖罐头、香肠等等,绝对让你垂涎三尺。

农村大集,是集市的一种形式,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去买东西的需求,同时还是很多乡村人融汇、交流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我认为农村大集最难忘的是那野生的氛围和乡土文化。穿着家常衣服的农民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移动的农贸交易点,在这里没有任何优雅之处,脸上都带着淳朴、真诚的乡村气息,他们的身上更没有任何装饰或打扮。在这里,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坦然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真,看到了四季的变化,看到了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乡土社会的一种爱和向往。

相关文章

  • 赶集,远去的农村记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在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赶集。 深以为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赶集基...

  • 乡土小散文四则

    乡土小散文四则 一:马齿苋 ...

  • 湖沟沿(散文)

    乡土散文:糊沟沿 2021-05-11 08:30 乡土散文:糊沟沿 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第二天雨虽停了,到...

  • 童年赶集记忆

    放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总是会一起去逛超市。去一次呢,就像一次大采购,储备好多日用品在家里。 那天当我满载而归的时...

  • 童年记忆——赶集

    在农村要说什么地方最热闹,那肯定是大集了。小时候在村子里谁家要是想买点日用的东西都得等赶集才能有卖,如果谁...

  • 【乡土】134赶集去(上)

    “1+1等于几?” “等于2” “1-1呢?” “等于0” “那1-2呢?...

  • 【乡土】136赶集去(下)

    我的小学时光,赶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方面能够见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方面还期待着能从母亲不大的钱袋里挤出一点...

  • 【乡土】135赶集去(中)

    这是一位有百年岁数的老人,仿佛好多人都在他的目光下成长、经过、 玩乐、悲伤,我想,他也必然见证过繁华。 ...

  • 荞面饺子

    荞面饺子(乡土散文) 李直 每逢碰触了记忆的开关,那么多凛冽的冬日便扑面而来。回溯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童年和少年时...

  • 2018-07-03

    荞面饺子(乡土散文) 李直 每逢碰触了记忆的开关,那么多凛冽的冬日便扑面而来。回溯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童年和少年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记忆散文:赶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e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