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学时代教育社会热点
写在挥刀之后的那些话

写在挥刀之后的那些话

作者: 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4:59 被阅读195次

       “11月13日,湖南某中学学生和班主任产生口角,学生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老师,老师经抢救无效死亡……”大早上看到这样的热搜头条,除了荒诞愤慨之余,又有一些些的恐慌:我等会上课的时候,要不要穿上防弹衣。羽绒服大概是挡不住刀子的吧。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自嘲以外的,更多的就是延伸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了。

       “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不知道那名学生在挥刀刺向自己老师的一瞬间,有没有过哪怕一丁点儿的后悔和恐惧。但我想,在他拔刀的那一刻,更多的怕不是一种江湖式的快意恩仇和替天行道的侠士气概吧。“我们早就看你不爽了,今天正好是个机会!受死吧!”读起来轻快,写下来沉重。当个体矛盾,师生矛盾,教育矛盾引发的冲突,最终的了结形式是以一场真刀真枪的以命相博来进行完结,那学校真的就成了腥风血雨的江湖了。学校作为孩子受教育的场所,也是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什么让这一切变了味,又是什么让校园伤害,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我这一代的人的心里,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不可动摇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大概是我们听的最多的了。小时候听到街边的肉摊老板对着不听话的孩子就是几个毛栗子,还要教育到“你老子我没读到多少书,但是也晓得不能跟老师翻呛,你倒好,还敢跟老师吵架!”说完,又是几下招呼到孩子脑袋上。很坦然的说,我选择成为一名老师的初衷,除了虚无缥缈的理想之外,更多是,我希望看到孩子们在和我一起的时间,经历成长和蜕变的时刻。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舆论的风潮,社会大众的评论,都把教师这一行业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殴打学生,是师德的缺失还是教育的失败?”诸如此类的标题,不止一次的进入我们的视线,当新闻媒体的焦点集中在老师身上,讨论老师做法是否失当,是否过激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正义感正在一点点的被消磨殆尽。诚然,现在的社会需求决定了新型师生关系和教育目标的再更新和升级,但是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是需要权威和被尊重的,这种权威可以是对知识的敬畏,对老师的敬佩,对自我改变的感恩;这种尊重体现的绝对是全国家乃至整个民族对于知识,对于未来,对于世界的尊重。教师,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载体,无论应试体制下的功利分数教育,还是国际化视野下的素质教育,都只是一个教育行业的一个影子。随着舆论的制约,学校体制的改革,家长的反馈,社会的评价,民众的口风都开始介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各自在这个圈子里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又有谁注意到教师这个群体,他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正在逐渐减弱,更惶恐谈及权威和尊重了。

       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巨量爆炸,让一些孩子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神往,从而发奋图强,踏实努力,慢慢的走向人生巅峰;也让一些孩子知道了怎么样可以高效的发泄自己的情绪,用什么样的工具捅人怎么捅最快捷,发泄完了还不忘转告一声家人“我刚刚杀了你爸爸”。坦白说,看到这一切,一阵强烈的心悸扑面而来,让我一度开不了口。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的一样: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未来一切皆有,我们未来一切皆无;我们一起走向天堂,我们一起走向地狱。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后续会有如何的处理,我也只知道,那个在眼睁睁看着自己爸爸被担架抬走,声泪俱下的哭喊,那一声“爸爸”,却是再也不会有人应了。

相关文章

  • 写在挥刀之后的那些话

    “11月13日,湖南某中学学生和班主任产生口角,学生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老师,老师经抢救无效死亡……”大早上...

  • 写在《肺话》出版之后

    没错,我,一个三甲医院小医生。 30天的时间,白天在手术台上度过,晚上回家日更5000-10000字废话,然后,《...

  • 写在最后的那些话

    致亲爱的小伙伴们: 还有两天 咱们一起听100讲的“线上列车”就要到站啦! 不舍的情绪慢慢浮现心头,从一开...

  • 写在开始的那些话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注册的简书。印象中,是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脾气暴躁,就在想该干点什么。于是注册了很多账号,简...

  • 写在毕业季的那些话

    文/朵伊 你的脸可能变瘦或变胖眼镜也可能会换, 你的头发,可能剪短变长或烫或染亦或剪了刘海, 你会买新的鞋子、新的...

  • 写在女儿熟睡之后的悄悄话

    望着你熟睡的身影,我深深地陷入了自责当中...... 原因源自你今天一整天的安排,早上除了收拾书橱,就是看...

  • 孩子,为了保护你我会放开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勇者愤怒,挥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挥刀向更弱者。 2017年10月25日,江西南昌豫章书院...

  • 做自己的仆人

    电影《师父》里有一句话:“我每天练习挥刀4000下,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用,但我知道正是这4000下挥刀管住了我。”简...

  • 记忆的夹层

    有些话,不知从何说起, 有些人,一直藏在心里, 有些事,永远不会过去。 那些话,默默写在日记里, 那些人,深深刻在...

  • 挥刀

    这个地方隐蔽的太好 信鸽被下了毒药 收不到你发出的讯号 我在努力的寻找 我没有时间思考 是谁设下的圈套 我闯入这座...

网友评论

  • 井底的动物:去看红楼梦吧。
  • 歘晟:只能保持现状。未来会有改变吧?
    歘晟:@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 我愿意相信的。
    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歘晟 未来总是会更好的。
  • 0c5401fc3d49:我觉得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到了学校教育,这一代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从小就不懂得什么是爱
    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成文侠 原因很多吧。这样一个刑事案件的背后,总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但称之为教育的缺失是没问题的
  • 简单的小诺儿:尊师重教,这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可是今天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一个个案例叫人心情好沉重,好疼啊!
    兰申:@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 这种说法属于看上去是公理,仔细分析破绽百出的说法。且不说知识本身是个中性的词汇,并不必然导向好的结果。从现实操作上来看,所谓尊重知识,在给定的社会结构中从来都不是尊重所有知识,而是尊重某一类知识,当这类主流知识被拔高到一个必须尊重,否则就没有未来的位置上,拥有主流知识的人就会迅速自我体制化,从而形成精英与大众的对立和分裂。美国特朗普当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美国主流的知识认知,大致就是全球化是未来,多元文化是未来,人权是未来,科技进步是未来。这些知识认知都是极好的,然而,从中获益的是拥有主流知识的人,硅谷精英,华尔街精英,大学里的教育精英,而为之支付代价的是不拥有这些主流知识的人,主要是生活在中西部地区传统经济结构和知识体系里的人。我们大概不能说他们的知识就不是知识,否则就过于傲慢了。
    具体到中国的问题,其实还到不了美国那种高度,它主要不是一个尊重不尊重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体系日益否定个人自由的问题。回想当年我上学的时候,虽然教育条件跟今天比要落后很多,但好处是学生空间其实比较大,大可以旷课看闲书,临到考试抓一抓,也能考个不错的大学。今天的教育体系已经变成了绞肉机,学生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的摧残史无前例。我前些年考虑是不是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时候,特地咨询了不少教育界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跟我说,今天的教育制度完全是反人性的,能走赶紧走。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就跟医患冲突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兰申 其实有时候会让人很失望,但是尊重知识才是民族发展的未来了
    兰申:@简单的小诺儿 所谓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其实只是一个幻觉。今天的职业教师,大致相当于古时教私塾的先生,这些人社会地位并不高,还经常是人们嘲笑的对象。"天地君亲师”里那个师,可不是这些人,而是“为帝王师”的那批人,好比中央党校教授,他们是与权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不是因为他是个好老师,而是因为他代表的那套权力秩序。真正的教书匠,民间有谚,“穷教书的饿学生”,绝无尊敬之意。
  • 一世福缘:教育的悲哀!老师的悲哀!
    大概是一个有趣而孤独的人:@一世福缘 积怨已久的社会问题吧。可怜了这个孩子

本文标题:写在挥刀之后的那些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ff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