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伤害的距离】
【爱与伤害的距离】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无法避免。比如说,总有刁民想害你。但这个世界上的伤害,也分很多种。
一、纯粹的恶意伤害。
可能是来自于单位嫉妒你的小甲的暗算,来自陌生人小乙的恶语相加。
这些是纯碎的伤害,意识层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难受,看你倒下。对于这些伤害,能回击就找手段回击,不能回击就想办法保护自己。
二、无意识的伤害。
就是别人不知道做了这些会伤害你,甚至在觉得是对你好。比如说妈妈经典的那句语言暴力:“你怎么这么笨,猪啊”。比如说伴侣之间的吵架。比如说好朋友之间给你的诸多建议,即使你感觉到被控制不想听了。
对于这种伤害,我们也会本能抵触。觉得他们自私,他们嘴上表达的是爱,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和发泄欲,比第一种伤害还虚伪。
咱睡眠心理中心,一位来访者Y曾说:
我觉得工作压力特别大,每天都要熬夜做设计,特别焦虑,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真的很苦很累。但每当我跟妈妈说的时候,她都从来不理解,更不会安慰我。我觉得她只在乎自己,根本不爱我。
我问她:当你跟她说这些,她是怎么不爱你的呢?
她说,我妈说:“你这点苦算什么?我当年如何如何,比你苦多了,比你惨多了,你怎么这点苦都吃不了。”她这么说,好像我不该感觉到累一样,我感觉到很被否定。
对于来访者的妈妈,显然没有能力看到她的真正需求,所以没有给出她想要的安慰。而且是带着很大的自我表现需求,终于逮着个机会,使劲夸自己了。
另一位来访者Z,是个博士生。有次她在实验室的时候,一直弄不懂一个问题,这时候,导师就对旁边的同学说:
你师姐今天状态不好,所以一直弄不懂。
听到导师这句话之后,Z感到难受委屈,觉得自己被否定了。
Z的导师,也没有能力看到Z,没有给她想要的认可,也确实带着一些自我得意的优越感。
上两位来访者,都被伤害了,觉得自己不被爱。
但是,你体验到了伤害,别人就真的不爱你吗?
我们重新来看看这两件事。
先说Y的妈妈。
妈妈说:你这点苦算什么?我当年如何如何。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就是:
妈妈说自己当年怎么苦怎么惨,这就是妈妈的安慰你的方式。
因为妈妈自己很苦很累的时候,她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想想别人,我这点苦算什么。
妈妈习惯了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也就只会用这种方式安慰你了。
虽然妈妈的话,让Y同学觉得被指责,被伤害。这个伤害里,不排除妈妈有想表现自己当年多么厉害的心,但是这不影响可能也夹杂着妈妈想要安慰Y的心情,也包含着妈妈的爱。
再看Z的导师。
导师说你今天状态不好,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就是:
其实这是导师认可你的方式。
因为导师自己平时就是这么肯定自己的。导师在弄不懂哪个问题的时候,也会告诉自己,不是因为我笨,我只是今天状态不好。
所以导师看见Z同学不懂的时候,就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认可她了。
导师的这句话,让Z觉得被否定,被伤害。虽然这个伤害里,不排除导师有自鸣得意的成分,但也有导师对她的认可,也包含着导师的爱。
我们总以为:
他是为了自己,就是不爱我。
他伤害了我,就是不爱我。
我们总觉得,不为己只为人的才是爱,只带舒服不带伤害的才是爱。其实这是对爱的理想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你能感受到的爱,是非常少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呢?
别人在满足自己的时候,不影响结果上来说同时也在满足你。这个也可以叫爱。别人带给你不舒服的时候,动机是有想为你考虑照顾你的,这个也可以叫爱。
这是不完美的爱,不喜欢你可以不接受,带来了伤害你可以拒绝,但是不要忽视掉爱的部分,不要去否定它。这么说不代表也磨灭掉伤害的部分,而是更全面意识到:
我们常常觉得爱和伤害是对立的。实际上别人怎么对我们经常是,伤害有,爱也有。这两个同时存在,并不是对立关系。
为什么别人给的爱,却成了给你伤害呢?
他不懂你怎么了,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而你也不说,就导致了别人只能用他熟悉的方式表达爱,但你对这种方式不熟悉,你就体验到不被理解,不被爱。
对Y同学来说,她想要安慰。但是她想要什么样的安慰呢?她没说,妈妈就按自己的安慰方式安慰了。
对于Z同学来说,她想要认可。但是她想要什么样的认可呢?她没说,导师就按自己的认可方式认可了。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你只告诉别人,你想要被爱,你想要被认可、被重视、被尊重、被接纳,但是你并没有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理解呢?怎么算是重视你呢?
他并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就会跟你吵起来了:
你说:你不爱我!
他就会说:我已经很爱你了!
因为他觉得他已经给你了,只是你没收到。
就像是你跟别人说,我想吃水果。别人就给了你一个苹果,因为他自己很喜欢吃苹果。
但是你不喜欢吃苹果,所以你就说:我不要苹果,你就知道给我你喜欢的,太自私了!
别人问,那你要什么呀?
你说,我要水果啊!我都说了多少遍了,我想要水果!
你只知道你要吃水果,可是不说你要吃什么水果,你自己也不知道。你在期待别人能给出你喜欢的口味的水果。
他不知道你想吃什么水果,只能给你他自己喜欢的。他不知道你需要他怎么爱你,就只能用他熟悉的方式爱你。
在他的经验里面,苹果就是水果,就是最好吃的水果呀;而他用熟悉的方式爱你,对他来说,这也就是最好的爱呀。
人都是局限的。你理解的爱,和他理解的爱,不是一个意思,而且你们都不知道爱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更不知道对方可能跟自己不一样。
其实你一直被别人爱着。只是你没有发现,你是被爱着的。你觉得自己不被爱,是因为他爱你的方式错了。
有一个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小兔和小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出去玩,小猪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
小兔很着急,问小猪:要怎么办呢?
小猪就说,你去找条绳子呀。于是小兔飞快地找来了绳子,他问小猪,然后呢?
小猪说:你笨呀,把绳子扔下来啊。
小兔就很听话地把绳子全部扔了下去。
猪很生气:你笨啊。你应该用手抓住绳子的一头啊。
兔子就纵身一跃,跳到了井里,抓住了绳子的一头,说出了小猪此生都难忘的话:
现在,我抓住绳子的一头了。然后呢?
在这个小故事里,小猪是被爱着的吗?
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责怪小兔伤害了自己呢?如果你是小兔,你会不会责怪小猪为什么不识好歹呢?
对小兔来说,他没有救别人的经验。所以小猪说把绳子扔下来,兔子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了,于是一股脑地把绳子全扔进了陷阱里。
而对小猪来说,他不知道别人的经验跟自己不一样,觉得大致说说,别人就能懂的。
一个不问,一个不说,最后都掉进了井里。
但你能说,小兔不爱小猪吗?其实小兔一直爱着小猪。只不过,对小猪来说,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伤害。四周无人,不仅丧失了被救的机会,还得共用井里这仅有的空间和空气。
人也是一样的,其实你一直都在被爱着。那些你觉得伤害了你的事情,很可能是别人表达了他的方式的爱。
如果你是个现实主义者,更在乎爱的结果。你就会更多的看到伤害,因为这些事伤害了你的现实。如果你是个浪漫主义者,你就会更多地看到爱的动机,而不那么在意结果。
形象点的表达就是:
爱可以没有,但你得有钱。
钱可以没有,只要你爱我。
这两种都是爱,你选哪种呢?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无须去评判哪个更好。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既有爱,又有钱。即有好动机,又有好结果。这样的爱,甚是完美:
既有爱你的动机,愿意为你做什么
又懂很多爱的方式,能够随时调整
还能读懂你想要的方式,精准给出
如果你在期待这样一个人。那你要多看看银行卡余额,多看看美颜相机,然后多问问自己:
凭什么?
很多时候,你是没得选的。因为你就有个爱的动机很多,但爱的方式很偏执的爸爸妈妈。他们越是出于爱你的动机,就越是能给你伤害。
你决定不了他们,但可以决定你的视角。这时候你看到哪个部分,就会体验到什么。
如果你愿意多看到伤害的部分,就会体验到不被爱,就会体验到孤单。如果你愿意多看到爱的部分,你就会体验到被爱,你就会体验到温暖。
你不喜欢这种方式,你可以收下他的动机,告诉他感谢你愿意为我……。然后拒绝结果,或者邀请他换个方式。
对有的人来说“伤害也是爱”是种很难接受的观点,因为这样就不能去恨了,这意味着要放弃了对于理想爱的幻想。
毕竟,沉浸在“我受伤了”的受害者思维里,是很有快感的……
【爱与伤害的距离】丁俊贵
2019年2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