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成年人的表达规则??

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成年人的表达规则??

作者: 乔克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6-16 15:46 被阅读0次

    01

    6月4日下午,江苏常州一名叫缪可馨的小学五年级女孩因作文被老师批评跳楼身亡。

    我是因为看了六神磊磊写的一篇名叫“袁老师这作文改的什么玩意”的文章才知道这件事的。

    看完后我被气得半死,对文中的袁老师可谓恨之入骨,所以果断转发,并希望能更多人看到!

    缪可馨的作文如下:

    六神磊磊的文章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

    1、老师删掉的那红色部分的文字属于细节描述,可以生动形象地还原情境。

    2、最后正能量的评语是因为老师不学无术胡乱批改作文,缪可馨的见解是独到深刻的。

    为了不被情绪裹挟,更加详实地写这件事,我以上述两个观点为问题,特地采访了一个小学语文老师:

    稍微总结一下。

    1、受制于“读后感”这个作文框架,写作时复述部分应该尽量地少,所以去掉一些生动形象的词可以让文章更精炼。

    2、文章立意偏正能量是作文应试教育所要求的,偏负能量的话今后上考场会影响最终的评分。

    听完这位语文老师的解释之后,我冷静了下来,可以和大家理性地聊聊这件事了。

    02

    从缪可馨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个真诚地看待世界的孩子与由成年人掌控的错综复杂的表达规则之间产生的矛盾。

    我个人特别欣赏缪可馨的风格: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

    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但内心却是阴暗的。

    他们会用各种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种批判人性顺带有点厌世的风格,正是文学所追捧的!

    批判性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家通过他们细致的观察,找到人间的矛盾,并用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推动这个社会朝着公平公正、团结友爱、充满人情味的方向发展。

    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时写的《杯中窥人》获得了一等奖,文章第一句便是:“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但批判现实的文学其实也不一定高级。

    即便是已经成名有一定江湖地位的作家,也有可能为了批判而批判,从而变得片面偏激。

    当年给韩寒打分的其中一个老师,便是方方。

    方方的日记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当一个作家用批判文学的方式来写现实时,其用多年文学功底所营造出来的恐怖氛围,让人觉得严重偏离现实。

    03

    我也是写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深刻的明白:只要你的文字是写给公众看的,就必然有相应的规则来对你进行制约。

    比如在微信公众号写作,目标自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要达到这个目标,暗藏着许多看不见的规则:

    1、要尽可能多地写新闻、热点,这样人们才有转发意愿;

    2、要尽可能地朝着片面的方向去写,用尽量煽动的语言去撩拨人们的情绪,这样读者才能在看到之后踊跃地转发朋友圈;

    3、立意一定要清晰明朗,这样可以降低人们的阅读门槛,让读者快速明白你是哪一方的。

    另一个截然相反例子是符合今日头条青云奖的文章:

    1、记得用上各种专业名词,这样才会显得高级;

    2、在格式上一定要分段设置小标题,这样才能显得条理清晰;

    3、文章立意千万不能通俗易懂,最好绕老绕去的让读者看不懂,这样评委才会觉得你深刻。

    总而言之,只要你的文字不是锁在日记本里留给自己看的而是需要面向公众的,就必将面临各种条条框框。

    即便在太平洋对岸一天到晚宣扬自由民主的灯塔国,你的文字要是敢对黑人有半点不敬,就必定会遭到辱骂、扒皮。

    政治正确这玩意,只要你活在地球上,就必定存在。

    04

    按照袁老师的说法,她当时给了缪可馨这样的意见:

    “可以围绕孙悟空打白骨精时,一次不成又打一次,再打一次,像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方面,去谈谈感受。”

    瞧,从五年级小朋友手中用这个坚持不懈的观点作为读后感,一看就有种拿高分的感觉了。

    但缪可馨小朋友显然保留着她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她真的以为读后感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感受到的内容。

    她不知道,文字为了契合相应的规则,有时候也不得不虚情假意伪善。

    如何让孩子在虚情假意的同时还能不丢掉原有的灵光,这很难。

    但缪可馨的悲剧告诉我们:家长是不是该行动起来,将应试教育下的写作规范与真诚表达之间的区别跟孩子讲清楚。

    也请各位读者不要将个案上升到整个教师群体,老师不过是一个希望学生拿到高分的执行者。

    至于这复杂的社会,可是每个成年人共同构筑起来的。

    大家心里都该有点数,你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时候是戴着面具虚情假意的,有多少时候为了程序正义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乐意的事。

    都是从社会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演员,谁也别瞧不起谁。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成年人的表达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fr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