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点心读书会历史文萃
《活着》及其背后的历史

《活着》及其背后的历史

作者: Bog5d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22:06 被阅读154次

前言:18年看的第一本书,是余华的《活着》。听很多人说看了这本书后,会觉得压抑而悲惨,而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却是:是里面描写的世界,我似曾相识,因为和长辈以前讲过的,很像。* 所以决定把《活着》里面涉及到到历史,给梳理一下*
本文要点:

  1. 故事简介
  2. 书中的历史
  3. 动人细节

《活着》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 民国末年,我国内地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家姓徐的小地主,男主人公徐福贵,就是地主家的单传公子。 自小好玩懒做,不学无术。
  • 成年后,沉溺青楼和赌博,结果被人出老千做局,输光了所有家产,由地主沦为佃户,父亲悲愤而死。
  • 母亲重病,福贵去城里求医,却遇上国民党抓壮丁,亲历了国共战场的血腥,被解放军俘虏后放回。
  • 艰难归家后,发现母亲已离世,最爱的女儿因发烧未治,成为聋哑人。可喜的是妻子依然在等他,小儿子也健康长大。一家人决定安然地相守度日。
  • 日子虽然清贫,但也还幸福,就算经历589年的大饥荒,一家人还是熬了过来。正当大饥荒过去,以为生活将要步入正轨时,福贵的老婆病倒了,小儿子因献血救人,被过度抽血而死。 福贵接连遭受心灵重创。
  • 时光飞逝,福贵一家先后经历了文革,公社制改革,大跃进大炼钢,整个社会虽是很折腾,这个小家庭却迎来了喜事。 大女儿凤霞,虽是聋哑,却嫁给了憨厚的县城人——二喜,二喜的加入,让整个家庭充满希望,其乐融融。
  • 凤霞生下苦根,因为不会说话,导致接生时难产,大出血而死。至此,福贵的2个孩子都离世了,久病的妻子家珍,在悲痛中安然离世。 这个家庭,就只剩下福贵,女婿二喜,外孙苦根,三人相依。
  • 苦根成为一家人希望,好景不长,二喜在做工时,遭水泥板挤压而殒命。 小半年后,孙子苦根一次发高烧,福贵心疼孙子,就煮了一大锅青豆子给苦根吃,结果小孩儿吃得过量,撑死了。 至此,福贵一个人,亲手送走了全家人。
  • 之后,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淡然地面对这一起,稳稳地活着。


福贵生活时代的历史大事件

《活着》问世后,获得国内外很多荣誉,诸如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法国骑士勋章,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我想除了是因为作者对活着的意义之朴素宣扬外,还因为福贵所生活的时代,有很丰富的中国历史痕迹。
余华通过,刻画小人物的生活,展示了在中国多难的60年历史背景下,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况,这也是该书书厚重的地方。
书里都有哪些历史痕迹呢?

  • 日本投降,国民党进城收复失地。


    南京受降

大致时间1945年,此时的福贵天天在城里青楼混,他岳父是陈记米行的老板,组织着百姓在城门口准备迎接国军。
那天福贵则让一个胖妓女背着,从城门口列队的百姓中间经过。 他岳父还以为,是国军的军官来了,连忙给福贵敬礼。 结果一看是自己的女婿,趴在妓女背上的。厚颜的福贵,笑着给岳父请安,把他岳父脸都气青了。 福贵回忆起这段往事,还颇为骄傲。

ps:当年日本投降,只承认国民党来受降,毕竟正面战场还是国民党为主,当时共产党开辟的是敌后战场。

  • 国共内战,国民党四处抓壮丁。


    抓壮丁照

大致时间是1948年,此时福贵已经输光了家产,沦为佃户,母亲生病甚至没钱就医,还是媳妇儿拿出了藏在床下的2个银元给他,让他进城找医生。
结果遇上了国民党的炮兵连,四处抓壮丁。 福贵被连长,用枪指着,让他拉大炮。
福贵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参加了国共内战,虽然一炮未开,就成了俘虏,却也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了历史的某些细节,比如被解放军包围,没有粮食,国民党军队几乎把房子和树都拆伐一空;一遇到总部空投食物,全部发疯似地去抢;福贵的一个小战友春生,灵机一动,每次空投时抢不到粮食,就去脱那些抢粮食军人的胶鞋,然后拿胶鞋来生火做饭。
看到这一段到时候,发现福贵内心里其实充满了阳光。 同时,也会质疑这场战争的价值。

ps: 为什么国民党要抓壮丁呢? 这源于民国成立之初,国民党采用的兵役制度为征兵制,这就意味着当兵为强制义务,没有收入,所以有大量的人逃兵役。 正因如此,国民党很早就开始铁腕征兵,抓壮丁是铁腕征兵的极端表现。

  • 建国后土地改革
    1950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确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制度,之前的地契一律作废。
土改

此时的福贵已经从战场回来,和妻儿团聚了。
而他家以前的土地,因为输给了赌场老千,龙二,所以龙二才是当时的地主。 共产党把土地分给佃户后,龙二完全不答应,还跑去威胁那些佃户。 结果被枪毙了。
龙二被枪毙前,还对着福贵大喊“福贵啊,我这可都是为你挨的子弹啊”
福贵惊出一身冷汗,心想自己还好把家产输光啦,回家对媳妇儿家珍说道“你看我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家珍这会儿正在给他缝制新鞋子,于是咬断手中线,对福贵说到“我倒不求什么大福,只求每年能给你缝一双新鞋子”。 福贵知道,媳妇儿是希望一家人再也不分开。

ps:那时候的土地是私有制。

  • 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这个时期有很多时代标签:大炼钢,放卫星,大锅饭,吃工分。
    1958年后,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简单说,就是我们国家在尝试共产主义社会,一起生产,一起用。
    大锅饭

人民公社化之后,其实对福贵一家来说,也是好事儿,毕竟不怕孩子挨饿啦。
刚开始,生产队把福贵家里的锅碗瓢盆全搜走了,以及家里的两头羊也上交给了公社。
不过可以吃食堂啦,全部放开吃,管饱,这让福贵开心了好一阵子。
后来,开始搞大炼钢,就是把从各家各户搜走的锅盆之类铁器,给熔化。
可是要炼钢需要又地方煮钢铁啊,在哪儿找呢?


生产队请来一个看风水的老先生,说要看一个风水宝地,这样炼钢会更顺利。 结果风水先生看中了福贵家的房子,于是生产队决定把富贵家的房子拆了,用做炼钢的作坊。
还好福贵的老丈人曾经有恩于这个风水先生,于是福贵的房子才躲过一劫,但隔壁老孙家的房子却被拆了,用作炼钢作坊了。
可是,因为太不具备科学常识,生产队决定在大锅里掺水,像煮肉一样煮钢铁,结果可想而知,那些钢铁肯定没被煮成钢液。
直到福贵一家执勤时,忘了掺水,意外把铁煮化了。 福贵因此成了炼钢功臣 ,被奖励一朵大红花。
这些看起来荒谬的小说剧情,但却都是在我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剧情,小时候我常听外公讲类似的经历。

ps: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历史书上,亦有记载。 比如某地上报,小麦亩产七千斤,紧跟着又有人上报,早稻亩产三万斤,这种浮夸行为,后人称之为放卫星,而且卫星越放越离谱。
历史书上曾经有一副墙体宣传诗: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村杀一口,足够吃半年。风气可见一斑。

大跃进墙体宣传画
  • 三年大饥荒
    1959年,秋收时节,我国华南华北连降大雨,导致当年全国粮食大幅减产,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饥荒。


    三年饥荒时期

此时福贵一家也不好过,当时公社食堂早都断粮了,队长多次去县城要粮食,得到的都是一句保证“只要我县长饿不死,就不会饿死你们”。
福贵的小儿子有庆,天天喊肚子饿,于是就让他去池塘里面喝水,这样会感觉不那么饿。
村里的人,开始到处刨树根,挖菜根。 大女儿凤霞好不容易挖到一个菜根,被同村男子抢走了,凤霞跟其争执起来,扭打在一起。
关键是,凤霞不会说话,同村的男子就说是凤霞抢自己,福贵也没办法,这时候队长过来主持公道。
拿起镰刀,把菜根一分为二,说一人一半,但是一半大,一半小。 这种分法,自然不能服众,于是队长把大的菜根,再砍掉一小块儿,放在自己包里,说道“这下公平了吧”,众人无奈接受。
当时福贵家,还养了一只羊,小儿子特别喜爱这只羊,精心照看。为了生存,福贵决定把羊,拿到城里买了,换小米。 本可以换100斤的羊,现在只能换回40斤。换回的小米,很快就吃完。

剧照

媳妇儿家珍一看不是办法,只好回去求她米行的父亲帮忙,此时已经病重的家珍,艰难的求来一小袋米,藏在胸口带了回来,一家人小心翼翼地吃了一顿小米粥。
队长一看福贵家还有炊烟,心想难道福贵家有吃的?遂带了几个大汉来福贵家,把家里床底下都翻了个遍,想找到食物。不过小米在家珍胸口藏在,肯定找不到。
临走时,队长求福贵,有粮食的话,就分点。
于是家珍,把胸口藏的一袋小米再分了点给队长。

ps:三年大饥荒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 1. 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制,人们都是敞开吃,但懒于干活,生产效率底下。 2.大炼钢的时候,很多生产资料被破坏了,比如很多带铁农具都被上缴,用于炼钢。 3.当时不仅拒绝美国的粮食援助,反而还大量出口粮食到苏联,东欧,以农业换取工业发展,进一步造成粮食危机。

  • 文化大革命
    1966年,毛主席决定清除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开始在文化领域展开批判,进而发展为全国性批斗运动。这段时期的历史标签是:红卫兵,大字报。


    文革宣传画

    此时福贵一家,过得倒还幸福。大女儿凤霞,虽是聋哑人,却嫁给了憨厚的城里人二喜,小日子过得特别幸福。 福贵爱去城里看女儿,所以经常会看到城里的批斗活动,当时的县长,被一群红卫兵像踢狗一样对待,在大街上被批斗,这个县长其实就是福贵当年的战友,春生。
    本以为文化革命,只发生在城里,不久后,一群红卫兵来到福贵的生产队,大声质问队长,“为什么没有贴宣传标语”。
    面对一群十几岁二十岁的红卫兵,队长战战兢兢地回答“红卫兵小将军,村头已经刷过了”


    红卫兵

红卫兵可不管,非要说队长是“社会主义走资派”,要把队长抓到城里批斗。 队长被带走前,向村民求救,没人敢出手相救。
后来,村长被放了回来,鼻青脸肿的。 村民去安慰他,也不说话,大概一个月后,精神才恢复过来。 人们都以为他被打了,身体上很痛苦,队长却哭喊着说“打不是最难受的,不让人睡觉,才tm真受不了”


文革时期地批斗
  • 包产到户
    1982年,我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原来的“大锅饭”体制。


    包产到户先行者小岗村

开始推行包产到户时,对福贵来讲,可不算什么好事。 他当时分到了一亩半的土地,不过福贵已经步入老年,体力大不如前了。

此时,他和外孙苦根相依为命,好在苦根很愿意帮忙做农活。
当时,苦根很贪玩,有一天福贵说要给苦根打一把镰刀,苦根高兴坏了。非常喜欢自己的镰刀,就跟着福贵去收割稻子。
每次他累到割不动了,就对他外公说“福贵,镰刀不快了”,福贵听罢哈哈笑。
家里养了两只母鸡,福贵指着母鸡对苦根说“这两只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我们啊,也就越来越有钱啦。”
苦根听后,两眼放光,于是每天就去捡鸡蛋,然后快乐地念叨“鸡变鹅,鹅变羊,羊变牛”
鸡蛋多了后,就拿到县城去卖掉换钱,回来时福贵总会给苦根买2颗糖吃,不过那之后,苦根总说“嗯,买一颗就可以了,钱要留着买大牛”
看到这一段,总觉得福贵地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相关文章

  • 《活着》及其背后的历史

    前言:18年看的第一本书,是余华的《活着》。听很多人说看了这本书后,会觉得压抑而悲惨,而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却是...

  • 淘宝—法国坐洋

    笔者自幼酷爱历史,有幸接触到古玩行业后便被琳琅满目的各色老物件以及其背后的各种故事、历史文化与传统手艺中的透露的匠...

  • “历史”背后的“历史”

    1.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何以明智呢? 大概是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人们却总是常常容易忘记。 不仅如此,同...

  • 《极简香港经济史》阅读笔记

    《极简香港经济史》,香帅著作《金钱永不眠》中一个章节,讲述了香港兴衰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香港的历史 香港在...

  • 活着及其他

    安静了好些天,看了看日历,标记有发布日志的日期,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三十一天里。以前那段时间每天发布一篇文章的节奏忽然...

  • 吴文才:人的精神生命发育的三个阶段

    人的精神生命发育的三个阶段 无锡市蠡园中学 吴文才 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的背后,都是有一定...

  • 黄山徽州小吃记忆

    黄山市徽州的地方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精致美味,许多小吃的来由及其背后还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

  • 历史的背后

    按:这是对《历史哲学》的再读,生发的感触随时记录,可能与上一轮相关也可能不相关,本应该在原来基础上修改,但工作量太...

  • 活着的历史

    《史记》有云:“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战国孙膑,才高遭妒,被施膑刑,无法站立,身为军师,出谋划策,围魏...

  • 体面(60)

    文/静听心声 面对活着:体面的背后也许是一地的鸡毛! 面对活着:体面的背后也许是人前的光鲜,人后的狼狈! 面对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及其背后的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gooxtx.html